“我想当科学家”
“我想当作家”
“我想当画家”
……
不知何时,儿时许下的梦想,早已远去;成年后的自己,忙着工作,忙着生活,忙着将自己沉浸在繁琐的事务,心中的梦想在“但是”、“恐惧”中与自己渐行渐远——
我梦想时间自由,随时有着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工作让我无法脱身;
我梦想金钱自由,随时一掷千金,但是每个月只有固定的那些收入;
我梦想环球旅行,游遍世界名胜景地,但是我没钱也没时间……
被太多的框架所束缚,我们似乎身陷囹圄,却又熟视无睹。
如何破题?
来,《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一起跟随子木的分享,打开这本寻找自我的魔法书。

1 束缚是用来打破的
子木说: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各种框架、限制、束缚,对待这些限制的态度可以有两种:一种人被这种限制所束缚从而动弹不得,郁郁而终;另一种人把这些限制看成对自己的挑战和机遇,看到它们,打破它们,从而获得新生。
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如果他不能打破如此巨大的束缚,世界上将少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露易丝·海,自幼父母离异,5岁时遭强暴,少年时代受到凌辱和虐待,后又经历离婚、癌症。如果她不能打破这些创伤带来的束缚,如果她不能在痛苦中形成个人思想,那么不会有《生命的重建》的出版,世界上将少了一位“最接近圣人的人”。
活在自己状态的人,都有自己的束缚。
束缚不可怕,关键是,看见它,打破它!
2 恐惧中蕴含“创意魔法”
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当你循迹前行时,会充满喜悦、激情,同时也会与恐惧并肩前行。
曾经,我以为勇者无惧,以为主持人不会紧张,以为舞台中央的歌手会坦然自在;我无比地羡慕他们,灯光下,满满的荣耀。
我想象,如果我站在舞台上演讲,突然忘词了怎么办?突然接不上话了怎么办?有突发情况怎么办?恐惧太多,越想越不自信。
在听到子木说,“责任越大,面临的恐惧越多,人的一生都会伴随恐惧”这句话时,忽然有些释怀。
原来,每个人都会有恐惧。
如何面对恐惧?
子木说,当恐惧来临的时候,把它们当作一个改变自己,自我提升的机会。
恐惧当中蕴含着“创意的魔法” 。通过去做恐惧的事情,可以挖掘内心的宝藏,这个宝藏就是创意,当你去做让自己害怕的事情的时候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来到身边。
《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书里谈到:你知道你为什么恐惧吗?是因为当你做有创意的事情时,它会带来恐惧。
《觉醒的百万富翁》书中说:恐惧是提醒自己踏出舒适区,提醒自己进步的重要信号。当自己因为紧张害怕而心跳的时候,更要去做让自己恐惧的事情,因为这是成长的重要时刻。
所以遇到恐惧紧张的时刻,子木就会提醒自己:看,我进步的时候又到了。
在《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的作者吉尔伯特看来,“如果你不学会与恐惧并肩旅行,那么你就永远无法到达任何有趣的地方或尝试任何有趣的事情”。
当你面对你的恐惧、紧张,用创意的方式去度过,你身上的灵气会越来越明显。

3 接收创意,对生命说YES
创意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让我们能量充沛的生命体。有的人眼里有光,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有创意的魔法。
很多人说,创意是需要我们找到的,子木认为,创意是需要我们接收到的。因为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创意围绕着我们,当我们在找创意的时候,创意也在找我们,帮助我们迈过一步步的框架和限制。
当我们在放松、平静的状态,创意更会源源不断的来到我们的身边。
当你灵感乍现,不是你找到了创意,而是创意找到了你,你会感受到创意来过你的身边,会通过身体反应告诉你,看,我已经在这里了,请你抓住我。
书中说:创意也会通过你的身体和情绪放射出灵感讯号,比如:灵感穿越身体时,会突然感觉双臂凉意,后颈毛发立起来,胃部翻腾,大脑嗡嗡响,坠入爱河的痴迷的感觉,甚至出现的各种巧合,让你可以保持强烈的兴趣等等。
子木说,她快速捕捉到创意的时候,会感觉很兴奋,大脑嗡嗡响,非常开心和激动。内心的感觉会告诉自己:就是这个点子,从而引领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
我们一定要学会利用这种看不见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子木在西班牙看一幅抽象艺术画时,上面蓝色的线条看不懂是什么意义。讲解员说,其实是白色的幕布上面,有很多蓝色的点,但是你所看到的也仅此而已,你没有看到的,才是世界上最广阔的,最无垠的。
我们经常会以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很多的,并不知道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最值得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当自己想当的人吧,当在生活中被卡的不能动弹时,不妨向背后围绕在身边的创意求助,把这个问题抛向无形的世界:有没有什么好的创意来帮助自己,然后放松,等待,安静的等待创意来身边,留意创意来到你身边时出现的讯号。那些让你激动的、兴奋的、开心的、愉悦的、大脑嗡嗡作响的情绪,都是创意在告诉你:嘿,看到我了吗?我来到你的身边了。
很多人都有灵感乍现的时候,那为什么有的人走向了天命所归,有的人在成长中却感觉灵感越来越少?当创意来临,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决定了生命道路的不同。
第一种,say No。知道创意来临,但不接收,继续随波逐流,最后发现创意灵感被他抛弃了。
第二种,say Yes,去走这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从而跟创意合作,人生之路越走越顺畅。
书中说:经常对创意说Yes的人,会在生命中大显身手,创造属于他的天作之合。
4 调动所有潜能与灵感并肩合作
所有的灵感、创作都是为了与你合作而精进全力的。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灵感就会随风而去,寻找另外的合作伙伴,这样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你才会在某一天的清晨翻开报纸时发现,别人写了你想写的书,别人导演了你想导演的戏,别人制作了你想制作的电影,别人创立了你曾经想创立的公司,别人开设了你想开设的餐厅,别人申请了你想申请了专利……别人将你在几年前在脑海里面闪过,但是没有培养成型的一丁点灵感、想法变成了现实。
因此,当你内心出现灵感的时候,你可以与灵感合作,并且不断的行动。
书中分享了一个诗人在创作中是如何接收灵感的:他做一名农夫时,会有明显的感觉,站在那里,后面有一股力量有诗歌从后面追上他,并且从他的身体穿过,而他唯一要做的是,当诗歌追上他穿过他时,快速抓住它记录它。很多类似这个诗人的人的作品不是创造出来的,是清空了自己后接收到的,他们的头顶仿佛有一个接收器,源源不断接收来自空中的艺术信号。
书中说,我能够确定的是,我想这样度过人生:我要调动所有的潜能与我看不见的、无法证实的、无权管理的、无力理解的灵感并肩合作,这种并肩合作就是天作之合。

5你的人生由你百分之百的负责
去当你相当的任何人吧,去尊重你内心的热情、想法、灵感、创意,当他们冒出来的时候及时抓住它,看看这些灵感创意会把你带到哪里去。
子木2016年时参加学习接收到了创办读书会的灵感,尊重创意并行动,让她从长沙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之后,在世界上不停的游走,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看到的生命蓝图也更广大。子木说:当把灵感串联起来,发现自己在做一个好大好大的梦。本周在深圳学习时,她又接收到一个灵感:希望有一天跟金刚商学院的老师合作,引进课程,运用金刚金的智慧帮助更多的妈妈生活,开创一个自己想要的未来。
去当你相当的任何人吧,开始自己给自己的人生做主。子木说,就如同在金刚经智慧课上老师所说,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你的眼睛你的意识投射出来,因为你的脑海中有这样的种子,所以你才会在你的现实生活中看到你看到的一切。当你明白这个道理后,当你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来源于几年前的动心起念、行动后,你会发现没办法去抱怨任何人,没办法做一个受害者,因为你必须百分百对你的生命负责。
你的人生由你百分之一百的负责,去做你人生的主人,跟随你的创意去生活,创意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活力,热情,剩下的事情水到渠成。

6 学会理性规划人生,释放创意之心
我们要过接地气的生活,脚踏实地的生活在当下。
当我们没有办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也要有足够的理性,脚踏实地的活在当下,不断向下扎根,有能力去承担起自己现在这个阶段可以承担的责任。
理性规划人生,释放创意之心,要持续的创造,保持自己的创造,你的创造不仅仅是写文字,设计,绘画,一切在你看来可以称之为创作的方式都需要不断的保持精进。
对于我而言,我想继续保持精进的是写作分享。虽然不知道未来会走向哪里,但是我在写作时,每每在想到一个好的开头时,总会兴奋不已,仿佛想好了开头,后面的文字都会水到渠成、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或许这就是我接收到的灵感,这个灵感提醒我可以这样写下去,可以这样坚持下去。
所以,请相信我们的灵感,相信我们的创意,相信他们百分之百的在我们身边,并且竭尽全力助我们一臂之力。
我们渴求创造一种我们想要的生活,但是我们渴望的这种生活又特别的渴望被我们创造出来,我们爱着它,它也爱着我们。
愿我们,
都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