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来了个“好孩子”,高一的尖子生,不去上学一个月了,当然,因为疫情的原因,开学也就一个月,所以她是开学后并没有去上学的。早就觉得活着没意思,觉得即便是努力学习、努力和同学处好关系、努力做好老师的小助手,还是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即便是考第一,即便是讨好她们,还是有人说自己不好,那就是自己真的不好。有轻生念头2年多了,一直在寻找能“不让父母伤心”“不那么吓人”“不太难看”的死法。不想让父母担心即便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也会说:他们为我付出了这么多精力、财力,还那么照顾我,一定是爱我的,我没有感受到是我的问题,不能说是他们表达方式的事……
有时我们说期待的孩子懂事、听话,那样我们就比较省事,也比较开心,还每每拿孩子的懂事听话说事,称赞是好孩子。可是否知道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好孩子其实特别累,因为ta们太多的精力都用在操心大人的事,太多精力都用在揣摩家长或他人是否开心上,没法成为ta自己。让孩子安心地做自己,不让孩子给家长“嘘寒问暖”,各种操心或担心,才是家长该做的。正好晚上马老师在快手直播时也提到这个问题,都是一样的解决方案。
这次她说妈妈帮她拒绝了老师要带她参观学校的建议,她猜测老师是为了让她感受学校的变化,从而吸引去上学。但对于现在的她来说,一切都没有兴趣,没有力气。在家每天睡十几个小时还是很疲惫,什么也不愿意做,也没做,只是在脑子里构思关于用宋词做些视频的事,只是想,没有行动。
对于状态的评定,最好是10,最差0,她给的是1—3,说已经比之前好点了,因为爸妈不再轮流劝说上学,可以安心点了。动力催眠下楼梯的环节中,她想象出来的是被火烧焦了的楼梯,大理石的地面满是污渍,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即便打扫了也是脏脏的。木头扶手就像画上的一样,炭焦色,只要不触碰还是安全的,走上去吱吱呀呀的样子,好像一碰就碎了似的。而那个上面的自己,大概有23岁,代表了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过度。身穿类似麻袋片样的衣服,脏脏的就像好久都没洗过似的,和路边的乞丐有点类似。急匆匆的往下走,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没法思考的,没法思考未来,也没法顾及过去,只是急着赶路,赶紧走到下面好去讨生路。内心竟然还有点喜欢这个样子……
潜意识的语言在表达着,那个画面清晰地呈现着……
和她父母协商,如果动力催眠三周状态改善不明显,那就要考虑联合药物治疗了。
这个说话轻声慢语,面无表情,直挺挺地走路的姑娘,何时才可以做回自己呢?
期待着……陪伴着……我能做的也唯有动力催眠和陪伴!
2020.6.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