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20
今天在群里,看到郝老师说道,可以解散高研班微信群,很多老师包括我都受到了震动。
对于这个举动,郝老师恳切的回应到,“不忘初心。我们为什么汇聚在一起?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高品质的学习共同体,交往冷冷清清,学习轰轰烈烈。低品质的学习共同体,假学习之名,交往轰轰烈烈,学习冷冷清清。我们当然要汇聚。在哪里汇聚?在打卡群和课程群。汇聚什么?知识和学问。”
是啊,新网师最重要的是培养追寻知识之火的卓越教师,共同体中交往固然重要,但共同体所真正聚焦的更为关键。
是人情,还是真理?
如果说是人情,它超越了一般琐碎意义的交往,如果是是真理,它又缺乏认知上的碰撞和对话。于是青黄不接,不免尴尬。
1.交往之外的离群索居从何而来?
我们日常的交往不缺人情,因此我们加入无数的微信群,qq群,但是在群之外,我们的精神和心灵仍然离群索居,这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找到价值和意义的归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在这样的群当中找到共同的目标,愿景,也没有共同行动,自然“向来缘浅”。而新网师通过为普通教师指出啃读——思考——实践的成长之路,也开启了新的意义,价值乃至信仰的追寻之旅。因此我们在太原见到共同体的伙伴们,无不亲切得称呼彼此为“家人”——新网师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但是新网师的家人又不同于我们身边的家人,社会学意义的家庭因为生物基因和伦理而聚集,而我们因为相同尺码和汇聚,我们共同追求真理。
但有时候走的久了,也会忘记初心。
2.警惕假交往
我原以为,共同体中人际间的编织也很重要,然而这仍然有掩盖学习本质的危险倾向,郝老师在每周观察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要警惕过度的人际交往,警惕寒暄问暖稀释了学业上的勇猛精进,有的老师培训结束进了新的微信群,加了不少新朋友,每天沉浸在微信群寒暄问候,写几句话还要考虑配个表情图,遇到不懂之处就轻率询问,微信群中充斥着“好的”“嗯嗯”“谢谢”以及一串串点赞的表情图。空闲时间不是啃读文本,而是不断刷着朋友圈欣赏着别人的精彩,大把的精力用在浏览微信群和朋友圈,而原本专研的书本却束之高阁,日渐蒙尘。”这犀利之辞揭示了多少网师人的交往现状!
以我为例,很多素昧平生的伙伴,通过太原演讲和十佳叙事认识了我,因此近期微信好友的请求应接不暇。我原想按下不动,却也不愿拂了伙伴们的热心,于是接受了。无奈的是,除了人际寒暄夸赞,至今没有人与我探讨过任何思维碰撞,或者知识疑惑上的问题,仅有的,只有“国家图书馆怎么用,检索号是什么”等等事务性的提问。当然,这有相识太浅的缘故,但是不是也有“占有资源”式的私心呢?
在打卡圈里,也有一定程度上假交往的现象。每次置顶的打卡,都是闪烁着思维火花的宝贵文字,不是精品也必是良品,但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些置顶,对于我的思考有多大的帮助和启发?它给我带来了新的灵感,震撼,还是疑惑?这些感受和体会可能一晃而过,可是落实下来,我们大多数只看到了“轰轰烈烈”点赞。我每次有幸置顶,都会特别留意下面的评论,渴望有老师发表意见,指正,切磋,交流,对话皆可。
可是寥寥无几。少数有的,也是寒暄式的问候和夸赞。令我不知道除了自谦以外如何应对。
这是不是一种假交往呢?在这里,知识和学习被边缘了,显露的缺失无关痛痒的寒暄。
这一点上,我特别欣赏贾颖老师之前的做法,每次阅读他人打卡,他都会认真地在评论中概要地书写几句自己的总结和收获。
而我自己,也常常忘记这一点。
3.攀登,还未至高处
以上指出的交往的警惕思考,并不意味着交往是无意义的,只是在新网师的人情交往,理应更彰显求知的主旨。无怪乎郝老师感叹到,
“今天,新网师所呈现的一切,所抵达的高度,所探及的深度,远远还达不到我们的预设。所以,我不是担心学员们抵达不了远方,而是担心误把脚下当做远方。新网师不是带着大家逛公园,而是要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到珠峰顶端呼吸清冽的空气,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与豪迈,是个体直面苍穹而内生的庄严与谦卑。”
攀登珠穆朗玛峰,当然难,但是有一同登山的伙伴,则会给我们更加强大的能量。只不过,在一同出发中,还需要时刻谨记着,我们为何而攀登,莫让过度交往和假交往而遮蔽了真理追寻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