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信睿周报》8月1日发了一篇文章《饭圈研究:“孤岛狂欢”“激情互撕”与“清朗之后”》,文章是就“饭圈”文化采访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博士生李彤 的采访录。李彤介绍:“饭圈”是一个黑话,它是跟“流量明星”这个概念同时出现的。“饭圈”不能跟“粉丝”“影迷”“追星族”这些概念画上等号,这是因为媒介产业的发展、媒介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名称的更迭。“饭圈”就是一个流量时代的特定产物,跟普通的“影迷”和“追星族”相比而言,它会更具有结构化和组织化;日常的运行中,它也会发挥一些特定的功能,它的功能性会更强;同时,它内部的制度和规章更为明确,制度化特点也很突出;最后一点,它之所以能被称为“圈”,是因为网络和互联网平台给它提供了一个规模化发展的可能,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规模化特点。
这篇文章很长,我大致概括了一下,有以下几点我觉得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由于有网络平台的支持,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和跨地域地发展成员。
2,在量上达到规模化。
3,在质上达到结构化和组织化。“饭圈”按投入程度包括金钱、情感、时间、精力等,大概有五个层次:最基本的是“路人粉”,稍微投入更深一点的是“屏幕粉”,如果再深一点,就是真情实感的一些普通“散粉”,更高一层是“粉丝大大”、意见领袖,再上一层是各种各样的粉丝组织。
4,在属性上,具有排他性、忠诚性、非理性。文章透露:饭圈会相对而言成为一个闭环的想象的共同体。整个粉丝社群的种种行为会带有一定的排外倾向,甚至会比较排斥局外人的窥视。粉丝社群里存在着大量的内部流通的文本和情感符号,甚至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话语体系,这就构建了粉丝的一些日常行为。饭圈比较擅长于组织和号召粉丝一呼百应、迅速聚集,它会积聚种种的资源和力量来提高粉丝的贡献度和参与度。
饭圈的日常动员策略可以初步划分为:任务型动员、情感型动员和日常规训这三大类别。文章透露:
任务型动员又可以细分为比如说仪式型的任务型动员,或者临时型的任务型动员。具体而言,仪式型类似于饭圈会在某些特定的时间节点,以庆祝仪式的方式来号召粉丝们在网络空间聚集;临时型就是一个由意见领袖来发布任务,核心粉丝来联动,其他粉丝来参与的模式。
情感型动员是一种容易让饭圈走向极化的动员策略,它可能会通过一些比较极端的手法,比如说去个性化,解构每个个体存在的意义,然后来建构一个粉丝的行为标准。它也会把共情渲染做到极致,靠一些耻感情绪来进行动员。比如某些饭圈戾气比较足,如果有粉丝没有完成任务,其他粉丝就会辱骂ta,把耻感的情绪传播开来,会说一些比较固定的话术,例如“我们的偶像已经那么努力了,但是你作为ta的粉丝,每天的转发量却只能做到多少,为ta买杂志只能一次买一本,你是可耻的,你没有做到一个粉丝该做的”“你做的和偶像为你做的不对等”等等,这些话术都是饭圈内部传播的,是一种耻感的情绪动员。还会有一些愤怒情绪的激化和放大,比如说两个饭圈在抢夺榜单的第一名,暂时落后的一方会将愤怒情绪激化开来,来促使粉丝投入情感劳动和数据劳动。通过这样的方式,饭圈就比较容易走向集体极化。
另一种动员方式是饭圈内部的日常规训,会围绕“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粉丝”“合格的粉丝应该做什么”这两个主题反反复复地灌输,引导粉丝为偶像花时间、花金钱来完成一些打投或者反黑任务。粉丝们学会了这些,就会把更多的情感、精力以及资金投入到饭圈中来。有时也会教育部分粉丝说,“你做的少,你就是入门资格,需要投入更多,你才能升级”。
“饭圈”文化的五大现象:诱导未成年人进行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粉丝的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等等;饭圈内部粉丝的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号召粉丝以雇佣网络水军、养号等形式刷量、控评的行为;通过制造热点话题等形式来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的行为。
5,“饭圈”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饭圏”文化只是一种时代的偶然性产物,还是有其必然性在其中,可以持续下去?
“饭圈”文化现象是一种流行于青少年之中的“亚文化“现象,通过现象寻找其存在的本质、原因、根据,其实我们可以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发现。
以下是我对《乌合之众》一书在认知、情绪和情感、道德价值观和行为三个方面所呈现出的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概括:
1,在认知上:去逻辑化,不讲逻辑规范,也不究事实真相,而是依靠“想象、暗示、情绪传染”来认知事物。
2,在情绪和情感上:爆力化倾向严重,并伴有英雄情结,偶像崇拜。
3,在道德价值观和行为上:表现为他律性和排它性,有时带有某种虚幻的正义感、崇高感。
以上的社会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借助于现代互联网的工具,更容易形成、感染、流传。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类似的“饭圏”文化现象已经蔓延至其它的方方面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