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方哲学史 | 古典时期 | 柏拉图5

西方哲学史 | 古典时期 | 柏拉图5

作者: LHLaw13 | 来源:发表于2023-08-18 20:56 被阅读0次

    柏拉图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对理念的洞见,需要良好的才能与艰苦的训练,只有经过挑选的少数人才能接近真理。

    关于善的理念的知识,大部分人是无法通过学习获得的,他们只能依靠上面所说的“经过挑选的少数人”的引导,才能走上真正的幸福之路。

    苏格拉底或许认为“人人皆可成佛”,但柏拉图显然不这么看。

    对人民知善行善能力的怀疑,可以看作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制度瓦解的一种反应,这些反应源于柏拉图的一些个人经历——智者学派对传统的否定、苏格拉底被处以死刑等等。

    柏拉图由此变成了一个反民主派,他认为:

    人民不能进行自我领导,他们没有充足的才能及美德,因此最好由哲学家执政。

    雅典民主的基石是相信人民的能力,而柏拉图则将自己置于了这个基石的对立面。

    对柏拉图政治哲学进行概要叙述便是:

    在一个健康运转的城邦中,权力应该掌握在胜任者(哲学家)手中,而非人民手中,更不是那些无能或不公正的专制者手中;

    可以建立一个普遍教育体系,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再从中发现并挑选不同岗位的胜任者,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由此便可实现一个理想国。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这个“普遍教育体系”。

    1 教育属于国家行为,必须平等对待所有儿童,无论他们的出身或者性别是什么;

    2 所有学生,在20岁以前均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主要科目是体操、音乐、宗教,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康身体、审美能力以及服从信仰牺牲自我的素养;

    3 20岁以后,挑选其中最优秀者学习其他科目(特别是数学);

    4 30岁以后,再次挑选其中最优秀者学习哲学,直到35岁;

    5 再让这些学习哲学的人去管理实际事务,直到50岁。

    经过以上5个阶段的人,便可以成为国家领袖。

    因为在柏拉图看来,这样的人已经具备了能力及美德,可以对其授予统治社会的权力。

    第一次挑选淘汰下来的人,成为工匠、体力劳动者与商人;

    第二次挑选淘汰下来的人,成为管理者与士兵;

    因此,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存在3个社会阶级:

    第一阶级是统治者,他们具有能力及美德,享有最终统治权;

    第二阶级是参与管理及保卫国家的人;

    第三阶级是生产及交易社会所需物品的人。

    柏拉图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普遍教育体系的价值在于可以清晰地区别出这些不同的人,并将其置于合适的岗位。

    他隐喻地说:一些人是金子做的,一些人是银子做的,还有一些人是铁或者铜做的。

    当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并且各尽所能时,社会便是合乎正义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劳动分工及阶级划分的萌芽。

    柏拉图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各自生产其所需的每一样东西,如食物、衣物、房子等,那么效率极低,社会很难发展,专业化分工对每个人都有利。

    不同专业化群体相互需要,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劳动不分贵贱。

    可柏拉图又暗示有些工作比其他工作更优越:思考者高于管理者、保卫者;后两者又高于生产者、交易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史 | 古典时期 | 柏拉图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md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