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准备一个考试,看了一系列同类型的参考书,突然感慨,几年过去了,我在阅读上彻底改变。
以前,我经常会因为要复习的参考书过多,心理压力很大。
不知从何时起,我不再惧怕看书了,甚至主动去寻找3-5本同类型的书籍去对比阅读。
(ps. 说个题外话:最近两三年的持续阅读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最近备考过程中,我实践着这些方法,简直不能太爽。)
这种同一时间、看同一主题的不同书籍的阅读方式就是——主题阅读。
这个概念来自《学习力》这本书,跟我最近的阅读体验不谋而合。
什么是主题阅读?
《学习力》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比喻:
“主题阅读就如同找一群人开会。在开会之前,你先要明确目的,勾勒出整个会议要讨论的内容框架,之后找一群人,围绕框架,各抒己见,填充内容。”
如何进行主题阅读?(2个步骤)
■ 步骤1 搭建主题框架
根据对主题掌握程度的不同,搭建主题框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对主题一无所知的情况
在对主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需要先翻一遍书,构建出基本框架,再开始主题阅读。而且最好选用结构完整、逻辑清晰,但内容相对比较浅显的书。
比如:如果你想看关于古代文学的书籍,你可以找到一本权威的书籍——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根据目录写出基本框架,然后在阅读其他版本古代文学书籍时,进行补充。
在全新接触一个主题的时候,最好能同时阅读三本以上的书。
2.对主题有一定理解的情况
从阅读目的出发,先构建出一个主题框架(如某个咨询解决方案的框架),阅读更多资料后,再做修正。
提醒:最先构建的框架最好以自己的个人经验为基础来进行搭建。(这样有助于打造自己的原创作品)
■ 步骤2 填充主题框架
填充主题框架时,主要有两种信息的输入:
· 一种是思路的输入,这种信息被更新到主题框架中,作为对思路的完善。
· 另一种是直接应用的材料,片段的内容就直接被复制到文档或OneNote笔记中,完整的内容就在文档或OneNote笔记中标明位置,将来能索引到就行。
(电子笔记也可使用其他软件,方便修改和编辑,不推荐手写笔记。)
以上2个步骤从主题—框架—内容,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你学会了吗?
感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