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码字成文读书
鲁迅《呐喊》:唤醒沉睡,砥砺前行

鲁迅《呐喊》:唤醒沉睡,砥砺前行

作者: 吧唧一只小新星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19:52 被阅读37次

    01

    在《呐喊》的自序里,鲁迅提及他弃医从文的缘由,在日本课堂上观看影片的时候,有一回,竟是中国人被日军砍头的画面,围观的同样是强壮的而神情麻木的中国人,这让鲁迅有了极大的触动,他写到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鲁迅《呐喊》:唤醒沉睡,砥砺前行

    于是,他开始提倡文艺,出杂志,却半路夭折,初尝失败的寂寞与悲哀,直至后来加入《新青年》,重新燃起了希望,做文章便一发不可收拾,一路走来,积蓄了许多文章,因作《呐喊》,聊以慰藉当代青年。

    “狂人日记

    通篇以日记体的形式,借“狂人”之口,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狂人”其人,患有迫害狂恐惧症,认为周围都是吃人的人,他们都在合谋吃掉自己,言行举止皆荒诞怪异,与周围格格不入,活脱脱的一个精神错乱者的形象,然而,为何要去塑造这样一个心理变态的狂人形象呢,文章又是如何去表现它的主题的,一切都有迹可循。 鲁迅《呐喊》:唤醒沉睡,砥砺前行

    文章里提到“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铺子”“狼子村吃人心肝”“易子而食”“徐锡林被吃”“割骨疗亲”等等,诸如此类,分明是传统保守文化、封建礼教的体现,甚至写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更是确切表明了真正吃人的是封建礼教,而狂人周围的那些人也全是受封建礼教压迫的,他们却麻木愚昧,非但不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而成了其中的一员,视与他们不同的狂人为疯子,此时,可以看出“狂人”象征的即是封建社会觉醒的斗争者形象,他们反抗封建思想,却遭到敌视与迫害,深刻揭示了病态社会的悲哀。

    03

    鲁迅自己谈《药》,说“它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了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文章明暗线交织起来,明线是描写华老栓一家为儿子治病求取人血馒头,暗线是描写革命者夏瑜英勇就义,其中的连接点即是“人血馒头”。

    夏三爷、刽子手康大叔、红眼睛阿义都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哈巴狗,他们卑鄙、贪婪、狠毒,是封建统治黑暗与罪恶的帮凶。而普通群众又怎么样呢?

    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够治病,并不在乎那人血是从哪来的;花白胡子断定是夏瑜疯了,才会说出“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围观夏瑜被处决的无聊的麻木的看客、茶馆里附和的二十多岁的青年等等,还有夏瑜的母亲“羞愧的脸色”,认为儿子是受了冤屈,向我们展现了一群愚昧麻木、对革命不理解不关心,甚至对于革命者的牺牲无动于衷的大众,令人心寒,不禁感慨革命者的牺牲到底有没有意义。

    鲁迅《呐喊》:唤醒沉睡,砥砺前行

    文章最后还是给了一个希望,夏瑜的坟上挂着一个红白的花圈,即夏瑜并不是孤独的,他的革命精神会影响无数革命者奋勇前进,不断抗争。

    阿Q正传

    阿Q不知其姓名,不知其身世,多住未庄,无家无业,平庸至极,作者何以为他作传,就此,我主要谈谈阿Q,其他人暂且不顾。

    阿Q自尊自大,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对于有钱的老爷,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鄙薄城里人,又看不起乡下人,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打不过了,便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也满足于自己的自轻自贱,赌钱输了打自己,想着是打了别人,自欺欺人,这是阿Q的精神胜利的法具体体现。

    之后又仗着赵太爷的威风,得意洋洋,跟王胡比捉虱子,欺负小尼姑,调戏吴妈,整个卑微可悲的无赖模样。

    后重回未庄,革命的谣言传到了村子里,因他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便神气起来,想着革命后杀了赵太爷、小D、秀才等等,找个女人,等到革命了,却没有什么显著变化,仅仅是剪掉了辫子,阿Q不满意,想要加入革命党,却被撵了出去。 鲁迅《呐喊》:唤醒沉睡,砥砺前行

    最后,赵家遭抢,阿Q被诬陷,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被审问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不知所以然的画了押,被押上囚车,才意识到是去杀头,然而他又没有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一路上,他看着喝彩的人们,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不及多想,便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

    对阿Q形象的刻画,正是象征了国民的劣根性,所为“精神胜利法”只是不去正视现实,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这是根植旧中国国民灵魂的奴隶性,他们的骨子里就是封建的,被压迫、被剥削,也不晓得反抗,精神麻木,只安安稳稳做统治阶级的奴隶,倒知道去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就是封建专制主义下愚民政策、等级制度的产物。

    《呐喊》里还包括风筝、故乡、社戏、白光、孔乙己、风波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剖解了,总体来说,都是对旧中国、旧社会封建思想、专制主义的批判,其中的人物,皆有象征性,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表达了鲁迅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渴望,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具有启蒙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林柯榕树下:特别值得学习:+1:🏻:+1:🏻:+1:🏻收录!望关注🌹🌹🌹

      本文标题:鲁迅《呐喊》:唤醒沉睡,砥砺前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mx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