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书名和书的封面,大家估计也可以猜出,这是一本关于投资理财的书籍。
书中没有完全讲解枯燥的理财知识,而是以一个中年的看似中产人物“钱小俊”为线索,讲了他的理财故事,从而渗透出理财观念和理财知识。书中的结构设置的非常巧妙,先是描述了主人公做的一个梦,梦到他自己70岁时的不堪生活。从而引出本书的主题--理财规划生活的重要性。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讲的资产该如何配置等等这些具体的方法,而是一定要尽早树立理财的观念。看完后,我不禁打了个冷颤。从没有理财意识的我,害怕退休后也落入主人公梦境中那样的惨境。
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想过书名的这个问题-30年后我们靠什么养活自己。按着作者的思路,我畅想了一下未来,得出的结果吓了自己一跳。
工作结婚后的这几年,自己虽然在花钱上一直比较节俭,也攒了一些钱,但从来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理财的意识,也没有想过以后的生活。反正近期攒钱的目标就是给孩子买个学区房。
我和老公平均35岁,在房价稳定的前提下,最快也要再等2年才能凑够学区房首付的钱。那时候我们的存款就变为0,而且还将背负最少200万元的债务。而这200万元,以我们目前的工资水平,再抛去日常开销,估计最快也得个7.8年,这还是在我俩都不失业的情况下,这样就45岁了。但此时,孩子可能也该上高中了,一直重视教育的我,还心心念念的想送孩子出国留学等等,又是一笔大的支出。照此估计,在我们50岁之前,我们几乎是不可能有什么存款了。从50岁,我们开始重新积累财富,估计到60岁退休时,最多也就攒下200万吧。(以上假设的前提是我们只有这一个孩子,不用给孩子再准备结婚基金。如果生了二胎,如果到时的社会风气没什么大的变化,还需要男方提供房子,这样的话,我们在退休时几乎不会有什么存款,退休后的日子,只能过靠退休金了。)
竟然没有积蓄,要靠退休金?得出这样的结果,我自己都惊了一下。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过的还算富足,而且一生除了买了个学区房也没干啥大事,怎么到老了没有积蓄,只能靠退休金生活了。而且到那时,中国的老龄化更加严重,我们还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呢?能保障基本生活吗?
当然,也要往好的方面想一下,就是我的儿子比较孝顺,可以给我们一定的生活费。但儿子也有他的生活压力,我们也不忍心拿。这么想想,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可能会下降,着实有点凄凉。
前一阵,工作上不是很顺心,想要辞职,回家生二胎。这个念头在头脑中徘徊了好久。现在想想,这个想法真的有点幼稚,怎么能不工作呢。就这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到老都攒不下什么钱。如果不工作,全靠老公的一点收入,不仅日常生活质量会下降,而且老了没有退休金,更是不敢想象。原来我都不能动不工作的念头。
当然,辞职了不代表不赚钱,退休了也不见得没有收入。如果以后的平均寿命可能在90岁,那30年我们难道真的要天天下棋、跳广场舞?60岁我们可不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所以,为了更好的生活,不论是辞职了还是退休后,我们还得想想赚钱之道。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小,每个人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比如我的一个同学的爸爸,以前在设计院工作,现在退休了,偶尔参加一些专家评审工作,一天的出场费就是两千。一个月参加几个这样的活动,收入也够可观的了。
那么,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尽管书中讲了很多具体的方法,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
1.要有赚钱的能力,想想自己是否有一技之长。即便在失业、退休没有平台后,也不用焦虑,能靠自己的能力到哪随时都能赚钱。
2.培养适度的消费习惯。人们常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生活充裕时,不铺张浪费,保持适度的生活习惯,即使生活遇到一定的困难,生活质量也不会有明显下降。
3.生活要有规划。表面说是理财,其实更是对自己一生的规划,有规划的生活才能在漫漫人生路上不迷失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