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小暖
本文是《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3》读书笔记。
之前已经写了《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第一和第二本的读书笔记,都是写纯理论化的内容,这次改变了写作方式:将故事和理论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咱们先看读书笔记,总结的话到最后再说。
一、透支女王,29岁坐拥百万资产
尹女士24岁时,月薪1.9万,但因为过度消费,导致月月入不敷出,一度债台高擂。
为了摆脱生活的困境,她上了《魔法十年》理财节目,寻求帮助。
理财顾问综合分析了她的情况,告诉她以下几点:
1、经济良好能给人带来信心
尹女士因为经济状况不稳定而很焦虑和消沉,一度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兴趣,导致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日子越过越糟。事实上,经济状况良好能给人带来自信,从而进入良性循环,最后获得喜人的成果。如果尹女士想改变自己的心情,就得下决心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2、表面的光鲜其实是对自己的欺骗
打工族辛苦上班,工资不高压力却很大,因为买不起房,看不了病,孩子不一定读得了书,未来不一定养得了老,甚至工作能否顺顺当当干到老都是未知数。因为不确定,所以不安。那些害怕和担心的情绪,助长了自身想要成功的欲望,然后通过消费来满足这种欲望。商家们认识到消费者的这点心理,巧妙地利用广告来煽动这种情绪,并提供分期的方式来进行鼓励。于是,无数的卡奴前赴后继。人们通过消费高档物品,感觉自己的生活过得光鲜灿烂,原来卖不起LV的现在买得起了,买不起车的也买得起了,于是对自己产生了良好的感觉,以为自己是成功人士了,殊不知这只是一种甜蜜的错觉,而且这种错觉是很致命的。你以为你拥有车和LV包包了,其实它们并不属于你,因为你还欠了一大笔钱,而且还在为欠的钱支付高额利息;你以为你已经是成功人士了,但这只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可能会麻痹你的双眼,让你认不清现实,从而放弃了继续努力。
3、先储蓄,再消费
战胜黑暗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是灯光。为了战胜对手,防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主动展开进攻。最好的进攻就是最有效的防守。因此,减少消费和债务的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通过储蓄和投资建立核心资产。很多人下定决心要攒钱,但工资花着花着到月底又没了,根本没办法攒下钱。因为花钱的欲望大于攒钱的欲望,才会导致每次下决心存钱都失败。对付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攒钱,后消费”,每个月拿到工资后,先把一定比例的钱攒起来,剩下的再进行消费,这样能有效地把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
4、早做打算才能后劲十足
25岁存1000元,相当于45岁存4000元,早做打算才能后劲十足。就算工资再少,也要尽早开始实施长期投资计划,因为真的很容易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当然,坚持每月储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大部分人都有养老压力的原因。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因果循环,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当下的消费欲望,那等着你的就是债台高筑;如果你能够自律,马上行动,等着你的就是轻松的晚年。成功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笑到最后,现在的你就要努力付出。
因为听从了理财顾问的建议,尹小姐卖掉了车,改坐地铁,没想到在地铁发现了快速化妆和不掉妆的化妆品需求,抢先获得了市场机会,从而实现升职加薪。另外,每个月强制储蓄到五个账户中,日积月累,到29岁时,尹小姐已经拥有百万资产。
二、35岁投资失败者,东山再起
金部长30岁时对理财产生兴趣,省吃俭用拼命攒钱,最大的心愿就是用这笔钱赚更多的钱,从此财务自由。他正式开始投资理财的时候,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似乎只要有钱投资就能赚钱一样,再加上当时全球经济繁盛,他以储蓄形势投资的基金都在赚钱。
随着收益越来越多,金部长越来越喜悦,他想,如果能多买些那肯定赚得更多,离财务自由就更接近了呢。
高收益不停地蛊惑着金部长。他决定趁着经济形势大好,狠捞一把。于是他收回了房子的传贳金,加上手头的40万购买了一套位于待开发地段的房子,接着又取出所有存款,全部投进基金市场。
可是,钱并没有如他所预期的那样,源源不断进入他的口袋,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让这一切成为泡影。待开发地区因为新建项目的取消而搁浅,房价非但没涨,还下跌了;基金也跌得只剩下原来的一半。
结果,金部长再也承受不了日益增加的贷款利息和投资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只能亏本卖了所有基金。直到最后,他只剩下一套待开发区简陋的房子和15万,这些年拼命攒下的辛苦钱损失了不少。
因为损失巨大,金部长很消沉,因此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为了走出低谷,他也参加了《魔法十年》,希望节目帮助他摆脱困境,迎来新的生活。
理财顾问给他的建议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摆脱对金钱的贪欲,正确认识攒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理财顾问说,追求金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他们生活中钱不再是必需品,而是超越了必需品,成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人也因此变得疯狂,很容易陷入贪而无厌的沼泽中而不自知。
像金部长这种,因为过度追求金钱而迷失了自我,内心只想着要在经济上变得富裕,却不能找到一个准确的动机的人,就只会被贪欲牵制,变得疯狂。要知道,钱是越追越难到手的,放手去追求自己所期望的人生,反而会使钱越变越多。
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确地理解为什么需要钱,以长远的目光来制定理财计划,并行之有效地进行管理,有策略地为未来做准备。
第二点,设立十年存折。现在就对收入做出规划,把精力集中在核心资产上。
要导入新的概念,根据用钱目的设立不同的账户。比如说我想要30年后养老无忧,那现在就设立养老账户;我想要5年后买房,那就设立购房账户;宝宝20年后读大学,那就设立教育金账户;我想要给一家三口配置保险,提高小家抵抗风险的能力,那就设立保险账户。。。
设立账户后的下一步就是根据需求额度情况设立每月存款比例,比如说退休和教育金账户分别存入10%,购房账户存入20%,保险和应急金账户分别存入5%。
虽然一开始每月存下的钱不多,但平衡地进行,利用复利的力量,十年后各个账户均会存下一笔客观的数目。
三、无房、零存款、年后半百老人,挣460万的秘诀
人到中年,孩子是天,养老和保险通通给孩子教育让路,然后坐等孩子出人头地再来给你养老,这靠谱吗?以往可能靠谱,毕竟中国人传统文化里就有“养儿防老”这一条,但现在,老龄化严重,市场竞争白热化
房价物价医疗和教育压得年轻人喘不过起来,如果父母还指望他们养老,无疑给他们增添了繁重的负担。所以,自己养老才是对孩子最真的爱!不增加子女负担、不委曲求全,这才是最幸福的晚年生活。
朱爷爷就是靠自己养老活生生的例子。
他52岁时提前退休,回老家盖了座房子,开始靠做家具买家具过日子,没想到大家都争先恐后买他的家具,导致订单太多做不过来,只能预售。
有人跟他说:“现在您才50多岁,至少还能再干30年呐。”
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挣钱,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儿了。能干就干,一直到干不动为止。”
别看朱爷爷现在这么轻松,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他年轻时也遭遇过家庭经济危机。那一年他45岁,就职于一家中小企业,家里两个孩子的学费和辅导费对他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每个月薪资一到账,就像走过场一样,交完各种费用就没了。再加上房贷和父亲的医疗费,让他深刻感受到“人到中年万事哀”。
他也求助于《魔法十年》。那个时候理财顾问建议他:
一、虽要笑到最后,但也不能苦了现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个时候朱爷爷已经45岁了,每月至少得存8千,才能够60岁的自己养老,这势必会苦了那个时候的他,而且即使再省,他也没办法做到。那是不是以后就只能靠孩子养老呢?正确的做法是削减一部分教育金,和发展第二职业。
二、后顾无忧才是对子女真正的投资
韩国有很多“大雁爸爸”,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妻子陪同,而自己在国内辛辛苦苦赚钱,省吃俭用,孤苦伶仃。但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可取,一方面,人的这一生很短暂,妻子孩子都不在身边,自己要忍受孤独和拮据,毫无幸福可言;另一方面,把所有都给了孩子,以后自己老了,靠孩子养老会给孩子增添很大的负担,而自己还得看孩子们脸色,会很憋屈。正确的做法是,养老和教育一起平衡向前走。
三、转换退休模式
一般人的固定思维都是50多岁退休,开始养老,但如果转换退休思维,你会发现,其实50多岁,是人生下半场的新起点。可能,50多岁的你已经没办法继续做原来的工作了,那有没有可能,从第一份工作退休下来,开启你的第二份事业呢?如果将“50多岁退休”改为“80多岁退休”,那与之前相比,就多出了30年可以攒养老金。在第二次退休之前,都可以用收入作为日常开销,根本不会用到养老资金。
因为退休模式的转换,才有了朱爷爷提前退休,回老家做家具卖家具的故事。所以找一份感兴趣的、可以终身耕耘的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你现在的工作没办法终身耕耘,那你从现在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这也是为退休做准备的可取之举。
写在后面:
《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系列读书笔记写到这里就结束了。讲真,这三本书内容大体相同,都是以故事的形式,采取前后对比的方式,来突出尽早为养老做准备的重要性,但侧重点不同。第一本强调利用复利的力量,尽早储蓄和投资;第二本主要讲过度消费和债台高筑的风险;第三本则主要讲观念,包括消费观、投资观和退休观。每一本都很不错,阅读起来也很轻松,但最重要的看完有所行动。
以我自己为例。看完书之后,我的行动是:
1、将家庭账户划分为三大类:
1)为未来做准备的账户:教育金账户和养老账户(这两个账户每月分别定投2K,止盈点是年利率10%);
2)家庭保障账户:应急金账户(总额2W)、保险账户(每月存1K,用于年底购买车险、重疾险、寿险和意外险)和医疗账户(主要用于保险覆盖不到的地方,目标额度5W);
3)投资和消费账户:投资账户(区别于教育金和养老金账户,可接受较高的投资风险,用于增加收入的账户)和大宗支出账户(比如说旅行,购买大宗家具等,先制定预算,再每个月存钱进账户)。
我现在26岁,如果能坚持储蓄,并利用复利的力量,那20年后宝宝至少有153W教育金,30年后我们至少有456W养老金。这只是保底,还不算投资账户里的。事实上,投资账户上的钱最终也会用于养老。
2、寻找自己的副业
我以前做过很多兼职,如果现在到外面去做兼职的话,收入应该也会不错,但那些都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反观我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看书和写文。我每个星期可以很自觉地看完三四本书,完全是因为自己喜欢,觉得看书很舒服很惬意,根本不需要动用意志;读书期间写了十几万字的小说,今年也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章,也完全是出自爱好。我可以所有假日都坐在电脑前码字,完全不会觉得累。所以如果可以,我想把看书和写作发展成我的第二职业。虽然眼下在中国,能靠写作过日子的人凤毛麟角,但没关系,我有全职工作可以供养我,看书和写作只是因为我喜欢,不为名与利。但我相信,只要我能一直看和写下去,写到我本职工作退休,到时候如果不是太不幸的话,我应该会有一点小成绩。就算到时候不能靠写作养活自己,但起码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年老最怕没事干,至少那个时候我还能做自己干兴趣的事以度日。
3、投资孩子和投资养老,同时进行,不偏不倚
我的教育金账户和养老账户每月定存的金额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我打算将两者不偏不倚地进行。一方面,我想给孩子好的教育,但不追求最好和最贵的教育,不跟其他人攀比;另一方面,我已经想好以后不靠孩子养老,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为我们俩的养老账户存钱。
之前写了一些理财的文章,有读者留言说,按照我的行动力和目前的存钱趋势,以后我一定会很有钱。哈哈哈,我觉得她们说得真对,我也相信我以后会很有钱。但其实这个“有钱”是相对的,你再有钱也比不过世界首富。重要的不是“有钱”,而是“有多少钱”。单纯追求“有钱”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你需要多少钱才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以及你如何才能攒到这笔钱。比如说我,我很清楚现阶段我们小家庭想要什么,我们要求不多,想要两套房,一辆车,想要付得起医疗费用,想要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想要晚年能养老无忧。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日常的生活能过得开开心心,幸福美满,所以我们不愿意为了多赚钱就透支健康和没时间陪伴家人。所以我们制定计划,在拥有当下幸福生活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去为未来努力。我觉得这个过程才最有意义。
这篇读书笔记写得有点长,超过五千字了,目测能认真看完的人不多。但没关系,因为最重要的不是看完一篇文章,而是学到文章的精髓,并用于行动。我常常说“看书不写读书笔记=白看,写了读书笔记不用于实践=白写”,所以我希望,已经认真看到这里的你,能跟我一样,马上坐下来,写一个未来规划,并一步一步去实践。加油!
拓展阅读:
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2(选入首页,上了热门)
End.
行动派安小暖:
赫本迷妹一枚!
爱好阅读和写作,偶尔理理财,拉拉小提琴,跑跑步,学学英语,生活就很美好。
2016年没啥大愿望,存10W,写100篇读书笔记就好。
喜欢我的文字,就关注我吧,每周六日更文哦~
附:
网友评论
不过有一个疑问,“26岁开始储蓄...复利什么的”是靠储蓄复利还是什么,有点好奇希望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