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沟通交流,如果做不到用心倾听,就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或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经常答非所问,或者只沉浸在自己的言论中,让对方索然无味,有种无力感,被轻视感。慢慢的,相信不会有人找你聊天,不会有人找你帮忙解决问题。
我们听到对方的言论,或者同意,或者不同意。然后会陈述自己的看法,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无论对方说什么,你都一味赞同,这就是没有主见,或者不愿与对方产生分歧。领导和下属之间一般都是这种关系,你只需按领导说的去做,不需要有自己的主见。
读书也是一个道理,读者在和作者对话。有人尽信书,书里说的什么他都认为是对的。不假思索,不加琢磨。这样不管读多少书,都不会增长自己的见识,全盘接收,最终会让自己头脑混乱,连自己最初什么样都忘了。
一边读一边和作者对话,应该是最好的状态。对一件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他的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怎样组织素材,怎样谋篇布局?!我从中学到什么,适合我吗?我能举出相反的论点吗?能找出不同的素材论据吗?等等
有的书适合精度,深入阅读,有些书适合囫囵吞枣式阅读。这和你阅读目的以及书的类别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有人阅读量很大,让人钦佩。但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足,也不用羡慕别人,只要一段时间内钻研透一本书,也就足够。不仅学到知识,写作也会得到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