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22638/fe7043555b740e64.jpg)
一早起来,就看到社群小伙伴小柒的留言,说要请假。整个人的状态都很焦虑,现在我们似乎进入了全民焦虑时代。
小孩期末考试考不好,想着小孩以后怎么办,再看看自己身边有没有关系,把小孩送进重点学校就读;看到邻居家买了一辆新车,再看看自己家的车,也觉得该换了;上班看到同事买了一个新款包包,自己看着喜欢买了下来。
便可得知,焦虑来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比较。只要一看到身边的谁,买到或者做了什么的事情就忍不住着急起来,着急的事情越来越多就变成了焦虑。
4月,那个时候我也陷入了焦虑当中。我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说做好社群嘛,社群的人员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看到定价太低了,对是否能帮到自己持观望态度。说做一对一咨询嘛,自己每天发的朋友圈、小红书,都没有点赞。
那时候,我怀疑自己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尝试是否正确。焦虑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即使早早把手机关机,躺在床上过了很久,一样没有睡意。
睡不着,只好打开手机来看小说,看到困了才去睡觉。持续了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大半个月的时间都处于浑浑噩噩,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自己下一步该干嘛。
我陷入了越是想迫切自己的方向在哪,越是没有思绪,越是没有办法静下来。情绪不好带来的特征,也随之而来:先是失眠,接着长痘,脸色差。看着镜子的自己,都不好看自己。都想骂自己:不就是一点破事嘛,至于让你一直丧下去。再说了,你也是这样,就越找不到方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7422638/4188f67c5bd23c09.jpg)
于是,4月下旬我重新捡回瑜伽,在KEEP上面制定瑜伽锻炼天数,每天锻炼10分钟。接着,每天在微信读书上面看完一本书,觉得书不错的话,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就这样,我踏上了书里上说的那句话:不知道做什么的话,那就只管去锻炼和读书。锻炼久了,你的意志力会变得越来越坚定,书读多了,对于自己想要什么也越来越清晰。
经过自己的验证,这话是真的。即使后来,一直到现在我每个月还是会有几天心情不是很好,停掉所有的规划我依然还是会每天读书和锻炼。
只有读书,我才找回那个安静的自己和安静的心。只有锻炼,我才明白锻炼除了身体上的变化以外,我的心理变得越来越阳光。
的确,当焦虑来临的时候我们陷入了迷茫,陷入了自我怀疑。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去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7422638/12eeeee6a202f40f.jpg)
1.是什么事情让你焦虑?
认真想一想,让你焦虑的源头是什么?崩溃性的焦虑不是一天导致的,而是由无数个小的事情组织而成。
在想的过程中,用笔写下来。不需要理会书写是否有逻辑,只需要尽情的书写出自己的郁闷,自己的纠结,自己的痛苦。
只有写出来,我们才可以根据源头来解决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7422638/146efd3f203b7193.jpg)
2.计划怎么调节自己的焦虑?
找到了焦虑的源头以后,接下来我们怎么调整呢?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会选择暂停手上所有的工作,去专心调节自己的状态。
这既是对的,又是错的。对的是,当焦虑来临的时候,的确是要放慢脚步;错的是,不该停下手上的所有工作,越是专注在焦虑上,自己的情绪就变得越焦虑。正确地做法是,适当减少自己的工作规划。
人,都是需要有精神寄托的。让一个整天忙工作的人,一下子变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刚开始几天,感觉还不错。时间久了,就会无病呻吟,就想着做点什么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这让我想起,初二那年,父亲的脚在工作的时候摔了下来,伤筋动骨需要静养100多天。平时,不怎么说话,随意的父亲,在修养那段时间脾气变得异常地暴躁。
只要稍微有点不顺心,便会朝我开骂起来。那时候,被骂的我,也不敢反驳父亲,只觉得自己很委屈,一委屈就哭了起来。
修养结束以后,父亲去上班。上班后的父亲,就马上变回之前那个随意,又好说话的人。看着变化如此之大,我和老姐吐槽一句:前后不是一个人呀,变化也太大了吧。老姐来一句:之前没有精神寄托嘛,现在又有了。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7422638/934a09bd946084be.jpg)
现在再回头来看,只要是人都会这样。包括我们常说的独处也是一样的,独处的人也有精神寄托,是一本书、是一幅画、是一杯茶,是一把琴……
当你焦虑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做什么事情可以让自己开心起来,或者安静下来。我们不需要完成每天满满的规划,只需要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焦虑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的常态,我们无需抗拒,不喜欢,只需要学会和它和平共处,去调节它,去适应它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