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中午没有午休,晚上很早就困了,前晚22点多就进入梦乡。半夜有人拨打电话,我睡的迷迷糊糊,接完电话说了几句,又蒙头大睡,4点多醒了,去洗个热水澡,接着睡到6点多钟起床。
慢跑时忘记定时,1个多小时过去了,还在奇怪为什么闹铃还不响,打开手机,发现将阅读时间浪费掉了,多可惜。
今日我就早一点完成日更,然后读书。原计划写读书笔记,没想好要如何写,担心不自觉拖延时间,只好作罢。
打开空白文档,就这样一字一句写下去,写到哪里算哪里。文章结构、骨架什么的压根没往上面想,就这样信马游江的胡思乱想,不为取悦他人,只为检省自己。
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境地,我都要一如既往的写下去,常常自己暗示自己,为自己鼓劲。其实内心忐忑,多少有些怀疑,办的到吗?有什么内容可写?有人说要有利他思维,就是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利他。站在用户位置思考问题,他们关注的焦点在哪里,其实我认为自己肚子里还是没有货,空空如也,才倒不出来,一直以来都在吃老本。
例如,很简单的电子屏广告设计,我不会调节字体大小,弄的出来的效果,自己都看不下去,而有个人设计出来的广告,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并且还美观,用最短的字将活动内容说清楚,还兼顾不让客户产生异议,一对比不得不服,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有时还是要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要固化自己的思维,自认为自己什么都会,做的什么都好。别人提不同意见,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有抵触情绪,急于反驳,而是平静接受,试试是否别人说的有一定道理,用行动验证,如果确实效果比自己固有认知好,那你就多学习了新知,提高了能力,若没有自己的好,只当多一种办事思维,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
得出这个结论,以后别人提出改进或批评意见,一定要注意平静的接纳,不要逞口舌之快,压制个人习惯性反应是一种需长期改进的过程,拿自己个人人性开刀,自我斗争,花的时间越长,收效越大。自我革新,一直在路上。
昨晚实在太困,9点钟就睡觉了,一觉睡到早晨5点多,记错时间与朋友碰头,提前一小时收拾好准备出门。这时发现时间还富余,是阅读比较好,还是接着完成昨晚欠下的日更。
书有时间还可以再读,如果这时不补昨日日更,那这篇将会一直停留在300字,以后不会打开补足1千字。错过这个时间,有些事以后都不会再有开始的欲望。
两相对比,取其重。选择继续这篇日更。今日还有今日计划,如果都是没有完成的半篇,时间久了,压倒内心那撮微小的欲望,害怕从此又半途而废,最了解自己的人还得是自己,以免找借囗,还是慢慢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