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

作者: Dylan育辉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18:58 被阅读0次

之前对于郑和这个人物,其实挺无感的。就是下了西洋,但最近的行程下来,才发现郑和真是了不得的历史人物。郑和的一趟下西洋,把中国文化的种子撒播到了西洋,这种文化的种子在6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茁壮。马六甲有很多的中国元素,甚至文化习俗比中国大陆保存的更为完整,这里很多纪念郑和的古迹,而且有很多的华人,讲汉语写汉字。文化的力量真是庞大。

站在这个视角重新看一带一路的话,就不仅仅只把这个看作是新闻中常用的一个词汇而已,也不仅仅简单只是一个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的英文翻译,其中影响了数以万计的活生生的人。

理论是灰色的,现实之树长青。政策从来不是空喊的口号,只是大部分时候我理所应当的把它当成口号而已。联想起前段国内闹的很凶的三沙群岛事件,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新闻,但对当地人来说,可能便是切实影响生活的事情。

通常来说,包括我在内,都很容易是站在中国视角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在中国之外的视角呢。

前几日,在关丹,我看附近有个地方叫做south china sea,我问我搭便车的老爷子,这个是距离马来很近的南中国海,是中国的领土吗?距离中国大陆好远呀。老爷子说,对,那是中国的领土。我感觉很有趣的说,那你们出国倒是挺方便的,稍微走一点,就可以到中国了。

老爷子说,nonono,不行不行,出海后的话,就会有中国军舰拿话筒在那里喊,这里是中国领土,请离开该领域。接着又说,这没有办法呀,中国现在强大呀,我们economy和military不行呀。我突然有些尴尬,就有的没的说了些其他的话语。

当地的华人有很多,大部分都是下南洋时候过来的,现在传了很多辈,是马来籍华人,会说中国话,用中国汉字,但是很多从未去过中国。吃饭的时候,遇到一个当地华人开的面馆,刚开始态度很冷漠,知道我们是中国过来后,就主动过来讲话,说到大陆台湾,说到这里华人,临走的时候还和我们叮嘱这里抢劫发生较多,别总是单独外出等等。我想,这种感情也算是一种血脉或者文化的链接。

相关文章

  •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1. 名留千史被人传颂估计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荣耀,而要成为一位伟人受后世所敬仰,空有一身正气,清明廉洁是不够的,...

  •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郑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人,自小聪明好学,更为难得的是,他从...

  • 郑和之后 再无郑和

    明朝的船舶技术,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先进和强大的,糅合了众家之所长而建造的这些船在后续的航行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福州的长乐,地名取自《诗经》中的“长安久乐”之义。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

  • 郑和

    之前对于郑和这个人物,其实挺无感的。就是下了西洋,但最近的行程下来,才发现郑和真是了不得的历史人物。郑和的一趟下西...

  • 郑和

    群帆次第辞山远 苍海出航志向宽。 主舰雄威水手勇, 旌旗猎猎舵手坚。 郑公端坐清凉室, 环顾海天心若澜。 秉奉皇恩...

  • 郑和

    之前对于郑和这个人物,其实挺无感的。就是下了西洋,但最近的行程下来,才发现郑和真是了不得的历史人物。郑和的一趟下西...

  • 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对他本人却基本一无所知,至少我是如此。中学从历史课本学到的,只是一句话。直到最...

  • 郑和

    期待正和游戏, 郑和在明朝 不想负和游戏, 负和到处是 批判零和博弈, 负和在偷着乐呢 和实生物 和实不易 ​​​

  • 霹雳君:明朝人才济济,皇帝为何要派太监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这个故事比较传统,今天我们来说说皇帝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都干了什么事? 郑和原名马三保,听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te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