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对他本人却基本一无所知,至少我是如此。中学从历史课本学到的,只是一句话。直到最近阅读《明朝那些事》才知道郑和一生的经历,并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郑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人,在明代年间曾七次下西洋。郑和从小聪明好学,从小就对航海有这浓厚的兴趣,原因是他是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同所有的伊斯兰教徒一样有着同样的愿望——去圣城麦加朝圣(今阿拉伯境内)。洪武十四年(1381),在平云南之乱中,年仅11岁的郑和被迫变成了太监。后遇到燕王朱棣跟随他的左右臂膀,在之后的靖难之战中,跟随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大功,当然这中间郑和所经历过的战争经历,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表达的,只能自己去看阅读去感受。永乐三年(1403),朱棣登记后,封其为内官监太监,第二年,朱棣给他赐姓“郑”,改名郑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此后在永乐年间先后五次下西洋,在这前六次的航程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并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中间因朱棣去世(永乐十二年1424),郑和失去了最支持他航海活动的人。宣德六年(1432)十二月,郑和第七次出航,船队越过马六甲海峡,完成自己宣德帝派遣的任务后,穿越曼德海峡,沿红海北上,驶往郑和几十年来日思夜想的地方——麦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朝圣之后,在归航途中在古里时,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在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