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幼稚,世故不熟
愿此心若天际远辰,不囿于世,不拘于时
愿魂灵沐栉霜雪而愈丰美
愿心神历劫人世而风神依旧
愿一切易逝之美长驻心间
乙未年书单整理总和,这一年的时光
流亡者之书,你我亦是此世此处的流亡者。
只读过一遍的《小于一》,除了惊叹之外,是不能给出任何评价的。
初春时分读叶嘉莹老师的这两本书。《小词大雅》与《北宋名家词选讲》,同时读的还有蒋勋的唐诗宋词讲解两本电子书。
读旧诗如入深山访仙侠,走时只觉漫山遍是云雾,无可循迹,偶遇山风拨云,便觉处处有灵妙,难以言辞之。
入夏,在三孝口新华书店夜读整晚,窗外雨声如注。
第一次觉得这城市有种空寂的美。
川端笔下的世界是洁净而绝望的,文笔细腻如雪,物哀之美,愈华丽,愈悲凉。
恋物,是恋着逝去的往昔和无法回还的美好,是恋着狂乱的每一个春天,在我终究归于平淡的生活之前,我曾这样纠缠,这样好过。
另读的两本,因为时间太久,已经忘记了。
同时因为受了川端的影响,看了谷崎润一郎的《细雪》
在平淡的生活对话与人情往来中,描述了一个时日漫长,不能遂意而又刻意忍耐的世界。
这种感觉在小津的电影里也能找到:身患绝症的父亲和女儿对坐着,今年的花开得真好啊,两人说着这样赞美的话。
花了整整一个月来读这个大部头,其实是有点失望的。
陌上拾得旧花钿,可缓缓归矣。
读胡兰成,觉得平人有远意,世俗的礼乐如新如歌。
人世自有一份贞静,河山岁月不可崩坏。
爱玲的书。
她孤身一人远赴南方去找胡兰成后改写的小说。
远离了上海和香港的张爱玲,依然锐利荒诞,只是添了些茫然、无助。
深情者如何苟且于世。
第一次读关于花的书。
一切艺术设计皆涉人事,世界是如此阔大无涯。
最喜欢利休和秀吉的故事:花道大师利休家中的朝颜繁盛优美,闻名遐迩,这盛名传到一统天下的丰臣秀吉耳中,秀吉慕名拜访,却见到院中无花,被触怒的秀吉打开茶室以后,骤然见到唯一仅剩的一朵朝颜,于五月初晨婷婷而立。
利休想给秀吉展示一种“空的繁盛”,一种“侘寂”,一份超然于世的美。
利休最终触怒了秀吉而被斩首。
利休爱美而死的如此不堪,秀吉毕竟是日本的皇帝啊。
主人公最终抱着书一起投入了粉碎机中。
用肉身的毁灭来表达对文明堕落,精神衰落的控诉,殉道式的自杀方式。
是冲着昆德拉这句话看的,发现老爷子和我的口味也不是很相似。
诗人的随笔,总是这样咄咄逼人地直刺现实
不矫饰的存在充斥着不安、惶恐、焦虑、绝望
被缚而没有出路,人生是如此的绝望啊
而支撑我们的如此欢乐的梦一样的现实,又是什么呢?
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基上把蒋老师的所有书都读完了。
蒋老师的美学角度对我来说仿佛是早已熟悉而又分外陌生。
除了政权的更替与时局的跌宕,世上还有另一种革命——审美的革新。
审美是独立而自由,是人终于从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人一身一灵。
这份革命很少触及暴力,当然,它也会经常性的得罪权贵,不容于世。
审美是教给一个人自由,除了经济,政治,社会上的自由以外,人还有另一种自由。
审美是“无用”的。
它不能给生活带来一丝好处,能做得大概只有丰盈内心罢了。
最喜欢庄子天真浪漫的幻想: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是小孩子的玩法,是不想在这世间蓬头垢面的活着。
审美即是如此:
孑孓于世,亦能知春深不容辜负。
这两套书,我还没有资格说上只言片语。
再过几年吧。
今年读到的最好的短篇小说。
对于最喜欢得作品,我向来说得很少。
唯一的一朵玫瑰,献给奥斯卡王尔德。
一本艺术家的生命之书。
Deprofundis .
用王尔德的一句话来给2015写上一句总结:
I was made for other things.
岁月仓促,而星辰永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