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理学隔离三个周,似乎隔离了很久,很清楚的感觉得到自己的退化。不明白是因为换书的缘故,还是自己真的退化了,今天上课的的感觉全然不一样,又或许是老师改变了讲课的模式,总之是没有以前那种感觉,却也喜欢这种感觉。
今天的课程相对专业,客体关系入门,似乎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话题,因为人格与潜意识以前提过很多,只是今天更多的在围绕着孩子与母亲。先说虚假自体,来自于母亲的不安全环境,从怀孕期间就有的,或者由于家长意志太强,也或者因为愿望反复被忽视,家长不明白孩子想要什么,导致孩子出现顺从的现象。早期孩子需要温情和体贴,分离能更有效的沟通,后半句我似乎不是很理解,也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首先是一个美满的融合是不存在的,其次是过度的保护会有顺从心理。记得以前看岳母给女儿喂奶的时候,总是担心她会饿,总是觉得要把它吃完,一直弄到孩子哭着,无奈的用手去推,上课回来的那天特别的说了一下这个事情,希望她们试着尽量去理解孩子的需求,顺从她的吃喝。但是对于孩子过于任性的地方,比如我女儿几乎不喝水,每次一喂水就看她像吃药一样,对于这些应该还是得让她顺从。小孩的着力点,热爱的东西把自己聚焦,自我定位与觉醒。
客体关系,T说的是与自己以外的人和人或者人和物的关系。也许说的就是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为什么不是自己与其他人或其他物的关系?想了半天还是没明白。关于内在客体,之前一直在自己的母亲身上找,可一直没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性格,后面与一个同学分享自己童年的记忆,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心理结构,十岁以前基本上属于与爷爷奶奶度过,也听了后,很多爷爷年轻时候的事情,而我更像爷爷的缘故吧。以前一直没留意过,这也许就是早期照顾者留下的痕迹。一直以为与父母的关系至今属于融合状态,现在才明白其实一直处于隔离的客体关系中,只是因为没有融合过,所以不明白何为隔离。
最好的母亲应该认识孩子本能的需要,尊重她的边界,根据她的需要变化进行适应和变化,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孩子。母亲需要本心的力量才能让孩子永无止境的创造性激发出来,真正人格的核心在于自发性与创造性。而母亲的开放程度决定了人格的隔离多少,开放性越差人格隔离也就越多。不够好的母亲给孩子呈现的是一个他必须立即妥协或顺从的世界,使其过早关心外部世界或被迫关注外部世界的压迫性的挑战,限制和阻碍内在心理的发展。够好的母亲是满足孩子的全能感,赋予婴儿虚弱的自我力量,真是自体开始拥有生命。社会化秩序打乱了,关系就是原始的关系,完成一种原始的补偿与保持。
主观全能感--代理自我--撤退
1、可利用的资源就是想象的主观体验和幻想。
2、婴儿在创造一个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逐渐成长,母亲也慢慢从这种代理自我的状态中退出。婴儿意志是无助和依赖的从第一次感到依赖,逐渐的认识到世界不是由主观构成的,个人愿望的满足不仅仅需要表达,而且需要与别人协商,别人也都是有自己的愿望和议程的。同样一个词在生命中不同的阶段解读都是不同的。对于生命的乐趣是否也可以这么解读,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对世界的认知,生命的乐趣也会发生改变,记得以前我觉得我生命的乐趣就是能和电脑常伴左右,而现在却不是那么觉得了。
3、破坏者与本性的自发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