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个神奇的季节,也是年过三十才有的体会。
两个周没出去走一走,仿佛错过了深秋的唯美,还心心念念鱼鸟河那鲜红的池杉树、残荷呢。只是没能出去的时光,仿佛都是被辜负了的。有的时候,倏忽间,时间就在四季的轮转里溜走了。原来时光不曾停留,只管那每时每刻滴滴答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禁慨叹~
今年的秋封存在标本里周末拓展活动,貌似的“赏秋”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创新让孩子有了写作的支撑下的表达,每篇文章读来甚是鲜活,也颇为感动。原来素养导引下的课外与课上的这种结合方式是不知不觉探索出来的美好的结合。
昨晚紧着一晚上的时间批阅完了十一周的自然笔记,主题依然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时间里的观察”,相比较上次,文字底下是更多的生机涌现,从馨正家七十多盆的兰花,到晟皓的上班时与晚上时爸爸的不同,还有崇和刚出生的小妹妹与一个月之后妹妹的模样、有美琳观察的小苗的生长、雯兮的松球从刚摘下来到过了几天的样子。冠驰、梓宸等好多孩子观察的太阳。其实,文字里是能读懂有生命触感的东西的,比如真实去观察过了的、用心领略过的孩子写出来的传递出来的那份惊叹与赞美是扎实的感动,这时候的表达是如实的呈现,无需多余的雕琢与修饰,就是一篇美文了。
当然,像馨正这样的用心雕琢也是一种进阶 。世界上也许本无所谓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我也发现了孩童是最喜欢用比喻的,这是我从我女儿身上发现的。每当她描述一样东西时,她最喜欢的就是比喻,比如脸蛋像面包之类的,每每听来,就觉得无比贴切。所以,我想当孩子真正用心其中,有了感觉与感动时,一切的表达都是那么恰如其分。可是,当孩子用了的时候,我们把其中的门道说出来,会让孩子对于文字表达有一种深入其中的领悟,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迁移,用在自己的表达之中了。馨正的文属于规范的典范了,从一开始的对比,到接下来的与生活的联结,再来的详略得当、总分总结构等,拎出来,孩子们忽然都能领悟,但能否用上,也是得在文章之中不断重温与揣摩,自然而然,文章也有了框架的支撑,而不是随口说说的样子了。
有的时候,我在想这样的一种指导会不会是一种刻意为之的框定,让孩子的表达收到了某种限制,而如今我可以确定的是“不会”,因为素材是鲜活的,来源于生活里的点滴,也来源于每个孩子用心的那份体悟,这样的鲜活需要一种有品位的引领,让一切的表达更深刻、也更清晰吧。今天听人大附中一位老师讲所谓的结构章法写法犹如逻辑思维的框架一般,这样的一种框架让表达更符合逻辑,也更有思维的缜密与训练,这样的文章是文质兼美的理性支撑下的感性表达,是和而不同的大美。所以,这次用馨正的范文是重温旧知,更是让孩子们在同学的榜样之中找到归属与认同,同时也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体会观察的“用心”。
我问,你们观察用了多久?有的说十分钟,有的说半小时,而馨正说:从那花种下开始,我就天天看。是呀,为什么写了这么多,是因为耳鬓厮磨的日子里发现了这么多,不吐不快吧。十分钟的匆匆,又怎会有惊喜的发现呢?孩子们似乎有点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因为这是宇宙的智慧与真理。只是如果不与生活本身发生关系,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也只沦为一句可读可背可写的话了。
昨天听直播课,听到黄明雨老师谈到的“艺”的解读,颇为认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术在甲骨文中的本意是植物的生长,由本心而生发的,对待外境的感受之后的表达,绘画是表达,歌唱是表达,甚至自然笔记也是一种表达。而表达的源头是心与物的一种感应,因喜欢、因感动,才愿意歌唱,才得以绘画,这样的艺术是触碰生命与人性的艺术,不至于流于技艺的展现了。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现在艺术的学习如果不明白本源,是慢慢走向了一种技艺的习得,掩盖了艺术的涵养。
针对于自然笔记中两周呈现出来的仍未解决的问题,我从“观察”入手,引导孩子们去认知“观察”,从真实可见的时间入手,观察用了多久?十分、半小时、四十分钟、还有一直~对比写出来的东西,从基本的体量看,孩子们轻而易举会认识到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就会收获怎样的发现。第二个维度是用心。但是用心是内核,这样的内核是更重要的,不容易教授的。昨天校园里,随手捡起来的一片叶子。我打算用一片叶子让孩子们体会“一叶知秋”的用心智慧。
昨天跟家长们沟通,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调整写作策略,可以用语音转文字的方式,斟酌后,再誊抄。这是几年前听的一次童喜喜讲座里,她所提到的一种教学研究,因为她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最初的写作就是源自于轻松易得的“说写”,我也曾试验过一学期的时间。我觉得是时候教给孩子们的家长用起来了,之前只是随口一提,有心的家长其实已经做起来了。另一些,还需要带一带。索性课堂也用语音的方式班级群内分享了,记录如下:
梓锐:这片叶子的形状很像一棵树,它里面的叶子上的小血管儿很像树枝,树枝旁边儿有点儿黑色的痕迹,这个叶子已经很老了。
师:一片叶子与一棵树原来竟然有如此的相似之处。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一片叶子的世界被孩子轻易间洞穿,一片叶子是一棵树,一棵树幻化为无数的叶子。还有叶脉呈现的枝干的脉络如此相似,是巧合,还是自然的神奇呢?跟孩子一起,去观察这片叶子,叶子的边缘已经略显枯败,孩子又说道:这个叶子已经很老了。我想到:这片叶子经历过了春夏流转,从嫩绿的小芽,到翠绿的叶子,再到如今的枯黄的样子,不也是一种属于树叶的苍老记忆么?忽然觉得,孩子世界里没有固化的认知那么鲜活,又那么富有哲思。记得曾经听顾明远教授讲道:儿童是伟大史诗的草稿。这一刻真切感受到,他们思想里的博大与深远原来就是那天人之际的气象所在。教师的意义是在此基础上的引导与雕琢。但一切的雕琢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脱离儿童本身的一切雕琢都是自以为是的自我表达,与真实的教育无关了。
沐曈:这个叶子的颜色旁边有点儿发黑。形状有点儿像一棵松树。(你说得更具体了)这后面的绿色虽然不是那么绿,但是它曾经也绿过。(在春天,在夏天,它也曾经绿过。)树根像一棵树的一棵树的木头。(哦,哪里像木头?其实啊,这是叶子的叶脉,这个叶脉就像树的树干一样,对吗?)
师:在沐曈的眼中,树叶像一棵松树,这是实在的具体的进一步深入,显然这是在梓锐形容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带入。绿色是我在引导时,说出来的。而沐曈在实际观察中,又有了属于自己的解读,她说道:虽然不那么绿,但是曾经绿过。是呀,此时枯败的落叶虽然日渐苍老,可是曾经它也青春过,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它也曾繁华过,在草木繁盛的夏天里。这一点点的,依稀不可见的绿色里是岁月的痕迹,虽然不那么明显,甚至不闪耀,可曾经绽放过,足矣。从梓锐的“血管一样”的描述是感性的认识,再到沐曈“枝干一样”是理性的表达,再到“叶脉”的学习,至此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再到科学认知的过程。这些过程都经历过的他们,不妨碍诗意,更不至于停留感性,失去了理性的逻辑与认知。
轩瑜:它的颜色——中间是黄色的,金黄金黄的。(金黄金黄的,用一个金黄的颜色来说它的黄,非常好的)它这些里面的小血管,如果把这个叶子去掉了,就很像一棵没叶的小树。(对呀,就像秋天树叶掉落的树的样子,对吗?)现在虽然过了春夏,感觉当时还会很轻的感觉,现在就变得很硬了。(以前是软软的,但是秋天的叶子却变得硬起来,你摸了摸它,对不对,还有吗?)它还像一个箭头(横着像一个箭头儿一样,对吗?)
师:轩瑜对待颜色不再是延展了不同颜色,从黄色继续深入,它找到了金黄的词语,尽管不是很贴切,却给其他孩子一种思路的提醒。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的,后来的枯黄、土黄就是见证。当然轩瑜更可贵的是触摸此刻树叶的硬挺的质感,他能抽离了当下的树叶的情景,回想了曾经春夏里它的柔软。一叶知秋也许并非此刻的哲思,更多的是一种回想,对待生命的“春生夏长”后秋收当下的一份反省,以此如何面对未来的“冬藏”吧。所以,是当下的抽离,也是过去的回想,更是未来的一种展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面对阻挡不住的冬的来临时,此刻的秋多了一份悲凉,也可以是一份坦荡与从容。当然这样的智慧孩子不必触碰,但恰是这样的课堂让不再年轻的自己有一份思考,不得不说,他们带给我的收获更多。谢谢可爱的孩子们~
语溪:这片叶子中间金光闪闪,旁边儿带了一点儿黑色,还有棕色。背面儿带了一层绿,它是春天和夏天经历过的绿色。现在它已经有点儿脆了。(嗯,因为秋天来了,秋天的干燥带走了它身上的水分,让它变得硬挺和干脆。)倒着看像一个像爱心上面夹了个板儿。(吊起来的爱心,像不像?)
思泽:这片叶子,对我来说就像一把扇。(他拿起来扇了扇,说它像扇子一样,可以扇风,是不是?)后面有一层白白的。(这个白白的是熊孩子给我画的粉笔,你观察的很细致。白白的是因为这片叶子放在咱的教室,熊孩子把它涂上了粉笔,有留下了你们的痕迹,对不对?还有吗?)还有旁边儿好像有点黑颜色,它好像变得苍老了。
梦娇:这片叶子很像一棵树。(有自己的发现吗?)这里有点儿往里面凸出来。(这个地方有点儿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凸起来的,对吧,还有吗?)这些波浪线就像叶子的尖头。它上面的黄色,金黄金黄的,就像夏天的银杏树。(很像,是不是?但是跟银杏树的叶子的颜色又不一样,银杏树的叶子有一种透亮的感觉,而这个有点儿暗沉的感觉,这个可以叫土黄色,对吧?)
馨正:一片枯黄的落叶,它底下是黑色的,中点儿的是棕色的,上面是土黄色的,而且周边还有一些小锯齿(刚刚那个梦骄也是发现了旁边的锯齿,其实这个叶子大家发现整体的形状是一个小手啊,大树啊,箭头或者小扇子,心形都可以,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它的边缘也是锯齿状的,而不是光滑的,大家有没有发现旁边的这种纹路是像波浪一样的这种感觉的,是不是啊?)
今日的月亮不如八月的透亮,有种厚重的质感课堂的进展在不断深入,不断确认,又不断更正中,慢慢走向了清晰与深入,这样的一种雕琢,我认为是有价值的。生活里有多少时候我们都是模棱两可的状态呢,所有的焦灼都源自于那种“不清晰”的感觉,其实一旦清晰了,只需要坚定去执行就好了。放下一种朦胧的自我纠结与叩问,不妨就实地去看一片叶子,去赏一朵花开始,那样的一份“如实”的态度里,有一份游刃有余的信心油然而生。所以,所谓的勇气与信心从来不在鼓励的话语里,那是孩子真实见证过体验过的自信的感觉,别人无法假借,只能亲身经历。而此历程里,我们一切教育者都是陪跑,只是共享一路繁花,这是教育带给我们最美的馈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