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说:我们现在的样子,是曾经的我们使用时间亲手塑造的;而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样子,又取决于现在的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
时间在每个人那里都是一天24小时,但早起的人可以调动更多资源。
欧洲心理学家发现:相比晚起者,早起的人的潜意识里,每天的时间更长。
早起是一种自律,也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掌控力。坚持早起的人,往往都是有“时间商”的高手。
奥普拉说:清晨是给大脑充电的最佳时机,可以令人获得激光般的专注力以及异常活跃的思考力。
相反,如果贪睡赖床,人就很容易陷入脑雾状态。一天到晚昏昏沉沉,脑子像锈住了一样。做起事来也没有思路,只能勉强应付。这都是大脑没有被及时激活的表现。早起后的2到3小时,是思考的黄金时间。高效的清晨,才能开启高效的一天。
早起不是为了多出的那1小时,而是为了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清醒的17个小时。
调查发现,早起一族往往体能更持久,且不易产生负面情绪。这些人能克服睡懒觉的惰性,就一定也能克服高难度的挑战。
当别人还在酣睡,“晨起型”的人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启了新的一天。当别人还在为赖床找借口,早起的鸟儿已经开始了他的披荆斩棘。
别小瞧早起这件事,它是平庸者的难关,却是强者的兴奋剂。
早起,夺回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我们对生活的主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