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说过: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在于人情反复间。
最难猜的,不只是女人的心。
只要是成年人,十之八九,都难猜。
人情反与复之间的计算衡量,有时候可能一流的数学家也难以企及。
计算衡量的尺度,向来单一,无非利益二字。却偏偏是这两个字,造就了浩瀚如海的广博和深沉。
每一个人,都在这片大海中浮沉起伏。
大概,只有尚未入海的的孩子,才能避免被利欲动摇赤诚的心智,才能保持黑白清晰的眼眸。
他们,是非分明,恩怨清晰,坦荡磊落,说一不二;
他们,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赤诚热烈,情感浓烈。
那是一群真正的大写的人吧。
只是可惜,小孩终归会长大,会成熟,接着聪明,然后圆润,最后圆滑。
成长是真的在添加什么,或者赢得什么吗?
是不是相反呢?
不是添加,而是减少,减少赤子的真诚?
不是赢得,而是输掉,输掉生命的热烈?
“我喜欢冷静,不喜欢冷漠。冷静是平静之下的热烈与真挚,而冷漠,是从灵魂深处散发的寒气。”
谁不是呢?
可从孩童到成年的这段路,遍地荆棘。
因此,成长从头到尾要求理智要求冷静,要求压抑冲动,要求驯服感性。
每一个拥有浓烈感情的灵魂是自由徜徉原野的远古神兽,每一个真挚到傻气的孩童是翱翔于蓝天中的神鹰。
成长,是以俗世的锁链束缚甚至于绞杀那两只太过自由太过真实的精灵。
往往,成长会赢得自己所求。
但总有例外,虽然不多,但有。
逃脱成长束缚和绞杀的孩童,是囚禁在成年人体内的天使。
或者,用莫言的话说,他们是一群晚熟的人: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他们是被劣人所催熟的,当别人聪明伶俐时,他们又傻又呆,当别人权衡利弊时,他们一片赤诚,当别人心机用尽,他们灵魂开窍,后来虽然开窍了,但内心还会保持善良与赤诚。”
内心保持善良与真诚,又怎样能走好这荆棘遍地的人生路?
真诚要如何去打败处心积虑的算计?
善良又要如何逃离利弊权衡的机关?
别那么天真,入目的现实,打破了多少天真的幻想?
现实的残酷论证,谁还有底气坚持善良与真诚的的底线?
当大部分人将底线踩在脚底的时候,那将底线置于咽喉一微米处的人,是不是太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