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给自己带“紧箍咒”

别给自己带“紧箍咒”

作者: 一鱼一菩提 | 来源:发表于2016-10-18 08:19 被阅读0次

为什么我们会不快乐,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经历,身边重要亲人和我们相处的关系,对我们的评价,给我们灌输的观点,最终都变成我们头上的“紧箍咒”,这个“紧箍咒”压抑着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让我们做人做事不自由,瞻前顾后,考虑太多。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挫折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有的人挫折商比较高,能化挫折为自己成长的动力。而有的人挫折商却很低,遇到困难挫折就会一蹶不振、不愿爬起。挫折商高的人,遇到困难,可以不被困难左右,也不会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围绕自己的目标,迎难而上。培养挫折商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事论事”。就这件事论这件事,不是拖泥带水牵扯出其他的事情。而挫折商低的人,恰恰是头上那个“紧箍咒”被箍得太紧,提起某事,便会想起这件事牵扯出来的一连串后果,所以真正的困难还没开始,却自己先吓自己个半死。

这段时间自己的“攻击性”出来了,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代言,谈论自己的思考。觉得这样的感觉挺好的。可昨天经历一点小事,自己的心里就在嘀咕:你看这就是“枪打出头鸟”,人还是不要太跳为上策。今天早上,自己终于幡然醒悟:第一、真正的个性是经得起风吹雨打历练过来的,而不是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说说跳跳而已;第二、现实不被自己掌控,唯一能掌控的是自己的心。对于无法掌控的事情学会去坦然接受,对于可以改变的——自己的心情及时梳理,再多一点智慧辨别哪些是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过程,用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能掌控的结局。

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因为我们的心里装了太多的妄想,遇上点事,妄想便会如地雷般一个接一个在心里炸响。其实,只要自己停止脑里的胡思乱想,自己就解救了自己。故心学家王阳明说:“此心不动,随心而动”。

昨天下午开会,再次看了《教育的意义》这个视频。我发现我们总是正确的废话、大道理讲得太多。我们不停地在学生和自己的头上念“紧箍咒”。重要的不是我们念了什么样的好经,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放下自己,少去挤占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教育最终是为孩子的成长服务的。正如我一样,看了那么多的书,懂了那么多的大道理,真正遇到事情时一样会需要一个亲自去体验,然后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

相关文章

  • 别给自己带“紧箍咒”

    为什么我们会不快乐,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经历,身边重要亲人和我们相处的关系,对我们的评价,给我们灌输的观点,最终都变...

  • 别给我带酒

    《距离》 四姨经过两家围墙绊了一跤。乌鸦提脚比了比此处不宜再放地基。烧纸的时候她多说了几句话,请宽宏大量屋主沉默 ...

  • 自己加个紧箍咒

    没有目的的前行,那不还是原地踏步走。 还是得找个框架来锻炼一下,因为自己是完全不知道改写什么。 日...

  • 别给自己找理由

    别给自己找理由,想办法去写 别给自己找理由,说自己做家务,每天看孩子 别给自己找理由,说家人不支持,纯属借口,成长...

  • 你给孩子带“紧箍咒”了吗?

    很多父母带孩子出游时,总会习惯性的要求孩子写作文,出发点肯定是望子成龙,为孩子着想,但孩子真的能就此提高写作水平吗...

  • 随想

    投资:躺着挣钱,选最垄断的,别给自己过不去,别给自己的人生增加难度。

  • 警钟

    别给自己幻想一个爱人 更别给自己幻想多个爱人 这是对爱情的亵渎

  • 放弃了自己的王冠,去带别人的紧箍咒……

    现在很多人都羡慕别人的成功,都在羡慕别人的东西。 邻居家种的苹果,你家种着梨,你就会尽力讨好邻居,让他给你两个苹果...

  • 别给自己设限

  • 别给自己定义

    在人间 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竞技,我不哭我已经没有资格能放弃。 我才21岁,我不想给自己定义,我还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给自己带“紧箍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wz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