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辩证法简义三十九:得一

《老子》辩证法简义三十九:得一

作者: 一灯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4-12 15:36 被阅读0次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阴阳合一于事物的不断发展中,苍天因为阴阳台一而清明;大地因为阴阳合一而宁静;宗族祭祀因为阴阳合一而广远绵长,人兴财旺;涌泉河川因为阴阳合一而流水潺潺;万物因为阴阳合一而生生不息;侯王因为阴阳合一而天下贞顺,万民拥戴。

这样以之推理:天以清明为根本,地以宁静为根本,神以灵长为根本,谷以盈余为根本,万物以生存为根本,侯王以天下贞顺为根本。

苍天失去了清明的根本,恐怕会有破裂的危险;大地失去了宁静的根本,恐怕会有突发地震海啸的危险;宗族祭祀失去了灵长的根本,恐怕会有子孙稀少而停止举办的危险;山谷河川失去了盈余的根本,恐怕会有干涸断流的危险;万物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恐怕会有物种灭绝的危险;侯王失去了贵高的根本,恐怕会有政权垮台国破家亡的危险。

上述说明:对立统一的规律是事圽发展的根本规律,违背这一根本规律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和危险的。

二、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所以,贵是相对于贱而言的,贫贱是富贵的根本,百姓是君王的根本。高大是相对于低下而言的,低下是高大的基础,没有低下的百姓,就没有高贵的君王。正因为如此,侯王才以“孤、寡、不谷”(孤家、寡人、饥贫者)自称。这不正是“以贱为本”从某个角度体现么?不是吗?!

因此,有觉悟的领导者要善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以民为本,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所以,结果是拥有许多乃至数不清的豪华车轿却从来不乘坐这些豪华车轿,而是让天下百姓乘坐,也就是说,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创造积累财富,不独自占用而是与天下百姓共享。反对主观意识:碌碌终生但心若碧玉,艰难时积极乐观;辉煌一生但心若原石,朴实无华,从不忘本。

换言之,拥有并犮展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天下大同而共用共享。同时,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向“欲”的对立面运动,不断弱化意识的主观性:艰难时期,坚定信仰,不失本色。辉煌岁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郑裕波 校注)

相关文章

  • 品味《老子》之三十九

    品味《老子》之 三十九 【原文】 昔 之 得 一 者 :天 得 一 以 清 ﹔地 得 一 以 宁 ﹔神 得 一 以...

  • 40.问道老子:何为“人无以宁将恐歇”的“不知常妄作凶”?

    40.问道老子:何为“人无以宁将恐歇”的“不知常妄作凶”?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九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一...

  • 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7个笔记 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 昔之得一[1]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

  • 日知录-18

    日知录-18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

  • 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

  • 诗译《老子》三十九 昔之得一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

  • 阴阳、是非、黑白……辩证法

    有人称老子的辩证法为诡辩论,这是中的的。 辩证法混淆真假的能力是巨大的,没有任何问题不能被辩证法完美解决。 “要努...

  • 人生何必太计较!“一蓑烟雨任平生”!得与失是永远的人生辩证法

    得与失是永远的人生辩证法! 老子说:“同于得者,得亦乐得者,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这就是说,当得到了想得到的东...

  • 读《道德经》心得

    因时代久远,章句凌乱,节次颠倒,余读老子真言,十余载,不解其意。唯删繁就简,而后方解其义。 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

  •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辩证法简义三十九:得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xk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