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午,阳光铺洒,沉在雨涤过的金盏菊花瓣上,分外惹眼。今年秋暖,似“小阳春”天气,秋色就尤为鲜明,路遇的豆谷禾火,远处的秋叶橙红,眼前的白丝秋菊,都是秋的恩泽和馈赠。
关于自然界的色彩变化,之前也是关注并能感悟到的,但只是流于表象。春花夸明艳,夏木云青翠,冬雪曰洁白,及于秋色,则一个斑斓了之。近读小鹿同学的《叶子》六章,方知由点到面,该如何生发演绎。一是立意的高低,愈高洁愈好,愈深刻愈好;二是文字的锤炼,愈凝炼愈好,愈典雅愈好;三是言外的意味,愈含蓄愈好,愈婉转愈好;四是名句名典的化用出新,此乃厚积薄发之功,唯有多读多记多思考,方能熟而生巧,胸有成竹;五是多动脑,深挖掘。一直以来都是记录描述,没有在创新上下功夫,没有新意,何来创作?所以说,并不是没有写作题材,而是没有用心去体察,用脑去思考,故而作品没有深度,不耐读。
道理容易明白,实战则非常困难。除了读、记、思和写,别无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