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精读采铜博士的畅销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书中谈到一种深度学习的方法——解码,让研究高效学习对联写作的我深受启发。
什么叫解码学习法?作者解释说:
这种学习的方法,是把学习的材料当做可供主动观摩和探究的“样例”,因此也叫作“基于样例的学习”。其实很多领域的学习,就像学习绘画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临摹过程。在对作品的临摹或样例的深入探究中,我们会发现其中深厚的内涵、精巧细微的技法。
这种解码的方法,或曰临摹的方法,其实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对标法非常相似,两者是相通的。它几乎适用于所有领域的学习,当然包括对联。
我们前面用《精进》这本书的方法讲过对联写作学习的底层逻辑。【延伸阅读:洞悉四柱法的底层逻辑,不仅可以高效学习诗联写作】,今天我们继续用这本书的方法来讲对联写作的对标学习法。
在《对联写作进阶教程》第三节【延伸阅读:对联写作入门的必经之路,你写的每副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讲过对联写作入门的必经之路就是模仿。
在云书团听联课第二节【延伸阅读:云书团听联课第2节|学习《楚望楼联语笺注》,高手用这种最高效的方法】,在对联界“后浪”如何赶超“前浪”?尝试这个高效学习的方法 一文,我们详细拆解了康永恒、娄希安、文伟和我如何运用对标法高效学习《楚望楼联语》和清联。
以上文章,重点谈了从哪些方面模仿和对标,比如用词、对仗、平仄、句式、造境、技法等等。但并未探究对标的底层逻辑。今天这篇文章将就对标的底层逻辑进行深入探讨,重点聚焦对联的句式。
昨天白藏阁公众号推出潘洪斌老师的文章《追求古典之美是对联发展的主要方向》,主张学习清联的古典之美。其中谈到句式的流畅之美:
对联的句式需要节奏流畅,前人已经总结出很多的经典句式,如四七、五四七、七五七等等,这些句式长短错落,读起来流畅自然。若单句过长则读之气短,所以前人作品中很少超过十五言的句子,而三言单独使用也容易感觉零碎,阻断气脉,所以往往以排比自对的形式出现。当然,我们在继承这些规律的同时,也需要有探索精神,但前题(提)是不能违背节奏流畅的规律。
潘老师谈到对联句式选用的总体原则,就是要节奏流畅。如何贯彻呢?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长句和短句错落安排。
那如果分句字数相同或句式类型相同呢?依然是要有变化,以体现参差错落之美,终究以节奏流畅为旨归。
潘老师分析了七七七这种极少见的句式,并举贾雪梅老师题芥子园联为例。下面,我们就尝试用解码的方法,以七七七句式为例,分析今人对标清联的方法,总结出几种可以实操的模型或曰公式,拆解对联句式安排的密码,探究对联句式安排的底层逻辑。
一、散句+散句+律句
这种句式安排,有散句,有律句,体现了句式的参差错落之美。根据句内节奏的不同,它大概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种格式。
(一)二一四+三四+二二三
潘文所举贾雪梅题芥子园联例云:
闲情寄十亩园中,聊安排碧沼幽花,笑称泉石经纶手;
浮生只一场戏耳,愿装演美人名士,同看金陵烟雨天。
除贾联之外,还有其他人用这种句式:
苏门涌金亭(马小望)
飞鸿幸轻爪偶留,料应曾大酿清泉,笑分太守酬宾饮;
白鹿惜名山独访,未于此稍开玉席,坐拾千金买醉钱。
贺刘太品先生五十寿(琴瑟静好)
五十曰知命知非,趁重阳菊色未凋,古礼须行乡饮酒;
三千为树桃树李,更百卷芸编待校,同人俱望鲁灵光。
广州白云山(忘忧哥)
林泉是诗者瑶台,几多士纷沓而来,携手曾谋良夜饮;
丘壑有仙人鹤驾,两千年徘徊不去,凌虚犹唤白云归。
文信国公遗琴(莫非)
一木支海天沉寂,抚三千士令壮夫,长嘶痛作无家别;
五弦裂风雨萧骚,铭十八字遗来者,太息悲闻正气歌。
以上联例的句式对标的对象很可能有以下四副清联:
挽胡林翼母联(清·曾国藩)
武昌居天下上游,看郎君新整乾坤,纵横扫荡三千里;
陶母是女中人杰,痛仙驭永辞江汉,感激悲歌百万家。
挽曾国荃联(清·李鸿章)
易名兼胡左两公,十六字天语殊褒,异数更兼棠棣并;
伤逝与彭杨一岁,二三子辈流向尽,英才尤惜竹林贤。
赵藩题大理忠义祠
新祠开十九峰前,应怜他荒冢悲风,凭吊只余公道雪;
故园踞二百里外,差慰尔深闺春梦,迷离休化望夫云。
俞樾题常州孟河蒋氏支祠
渊源溯汉代封侯,纵盛名马服交推,蒋径清风传自远;
祠宇法文公家礼,况宸翰龙章宠锡,孟河乔木仰弥高。
以上联例句式的格式为:二一四+三四+二二四。其操作要点是:三个七言分句,前两个分句是散句,尾分句是律句。同样是散句,但节奏不同,首分句是二一四节奏,中分句是三四节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