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夜话(2024.6.27)
本学期集团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培训,按照惯例,要推荐教师代表在专家培训开始之前进行分享。共预设五个主题,每个主题邀请三名左右教师代表讲述。其中,有一个主题即为教学经验分享。不同人先后都来分享教学经验,如何做到不重复?则需要为每一位讲述者都找到一个与教学链接的工作,聚焦于此,展开分享。
其一:学科教学与专业发展。现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多指向论文发表(获奖)、公开课教学、讲座开设以及综合表彰等,其中,教科研,尤其是科研占比大,比例高,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能否得到现有评价体系的认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姑且默认专业能力完全匹配与获得称号。于是,凡是期望以专业称号来证明自己业务水平的老师都多在科研方面投入巨大。其中,又不乏因此失彼,导致在日常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帮扶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但是又不能不说其工作不积极上进的老师。在学生为主体的质量调研当中,出现专业称号与学生成绩不符,甚至是差距较大的现象。是不是,只能两者择其一呢?能不能实现两全其美?这一点对于帮助老师们厘清成就学生与成就自我之间的关系而言,非常重要。
于是,第一位讲述者就围绕学科教学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展开分享。学科教学是树,专业发展是开在学科教学之树上的花;学生成长是目的,教师发展是手段。后者的发展是为更好促进学生的成长。幸好,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的老师,个人赛课成绩优异,所带班级学生成绩也位居年级前列。正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代言人。
其二: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是什么关系?多数老师都会条件反射地认为这是两件都很重要的工作。实际上,教学、德育,也是学校诸多管理部门中两个人数最多的部门。那么,这两件事情之间能不能互相勾连,彼此促进呢?
当然可以。作为站在教学岗位上的老师,多数时候都是以学科为媒,与学生对话交往,班风、学风就在这样的课复一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中悄然形成。而班级管理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恰恰就是这些看似无形的存在。所以,如果能够借助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沟通以形成积极互助的家校关系,则班级管理就会事半功倍。无论是哪个学科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其实,都不是为班主任而做班主任,而是可以从做好学科教师开始,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甚至是高效。
关于这一点,在我们的身边,也多见这样的班主任以及班集体。恰好利用校本培训的契机,与大家聊一聊。
其三:学科教学与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人员都是既站在讲台上,又坐在会议桌边。且无论哪一项,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为此,有老师只把其当做单选题。但是,也有教学管理人员把两难变成了双赢。把学科教学变成教学管理的宝贵资源与可靠资本,作为籍管理进行顶层设计的思考源泉,籍管理与老师交流的共同话题,籍管理与家长有效互动的准确讯息。在学科教学与教学管理之间来往穿梭,辛苦行走,以管理的视角提升教学的格局,以教学的脚踏实地促进管理的仰望星空。
很高兴,自2023年9月负责集团教学工作以来,就在这个团队当中有所发现,于是及时推荐给大家。
不同人都来分享教学经验:一方面凸显教学地位之重要,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供机会来梳理与勾连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助力我们用联系的观点来审视教育教学工作,用做减法的思维实现做加法的成效。因此,是机会,当把握。
----2024年6月27日写于桂山脚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