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沟通的艺术
在交流中如何避免对方“自我创作”?

在交流中如何避免对方“自我创作”?

作者: 杜俗人 | 来源:发表于2016-10-05 18:03 被阅读6次

    如果你不能给对方提供一个完整又简洁的信息版本,那么,他会根据接受的信息,自己编一个。

    从1999年到现在,在十七八年的时间里,我工作几经调整,变动过四个以上的单位,可有一项工作却如影随形般伴随着我,一直没有变过,就是培训新人。

    少时三两个,多时三四十,尤其是媒体大暴发的年代,新生力量大量涌入,一期培训二三十实习生是常事。这样规模的培训直到2013年,传统媒体从头部断崖式下跌才停止。

    但是,仍有极少数有新闻情结的新人加入进来,只不过,已经不再需要成批上规模的培训。

    在培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指东打西的问题,让我很困惑。

    比如,我们的城市当时正在建设一个体育场,外观形似鸟巢,我们管它叫花篮。我让大家去采访一下这个花篮的建设进展情况,写一篇报道。

    结果,稿子交上来,有几篇跑题跑得很远。他们或是大段叙述市政府建设体育场的深远意义,或者大段描述建筑工人烈日下工作的千辛万苦,而对于工程的进展,却语焉不详。

    说实话,这两方面的内容我也要求他们采访了,但在文章中是简略报道的部分;主体部分应该是工程的进度,现在已经完成了多少工程量,与规定进度相比是快了还是慢了,雨季频繁的降雨对工程的影响有多大,何时能够完工,能否如期完工等。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我没说明白吗?

    “你就是这样要求的呀!”我问他们,孩子们委屈地回答。

    这样的事情在培训中常常发生,让我很迷惑。我明明不是这样要求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可能是孩子们做错了事羞于承认,强词夺理。

    可是后来,我发现这些理解得偏差很大的孩子并不是那种道德感很差或素质很差的孩子。甚至,后来他们工作得很好,我们成了同事乃至朋友,再提起当初,他们还是坚持“你当时就是那样说的”。

    这样的事情给我留下的困惑一直在,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信服的解释。直到今天,我看到这样一段话:

    人们总是在一份文件或一次谈话中加入太多信息,同时却根本没有任何真正的重点或主题,但却又希望自己的谈话对象能够记住所有信息。事实上,除非你能够更加娴熟地组织语言,让你所传达的信息能够在几个小时、几周甚至几个月之后仍然回荡在对方心中,否则你的谈话可能只是在白费心思。

    这是一本叫《如何实现有效社交》的书中的一段话,我以为,这里有我一直困惑的问题的部分答案。

    交流是什么?

    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

    交流的关键在反馈,当对方接收到我们发出的信息,并做出我们希望的反馈,我们就达成了交流的目标;如果对方接收到我们的信息,做出的反馈却有很大偏差,这就说明交流遇到了问题。

    当我每次做完培训布置功课的时候,我会提出我的要求,包括采访什么,主题是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要努力挖掘什么,采访过程中注意防范什么,等等。我说很多,也就是“加入太多信息”,却可能因此而冲淡了主题,使孩子们没能把握我布置内容的“真正的重点或主题”,我传播的信息在传送的过程中被耗散,孩子们仅仅接收了一部分。

    结果,就是大家各自根据自己记得的信息去理解、解读、落实我的要求,于是就出现在偏差。

    为什么大家掌握信息不全的时候就会出现理解偏差呢?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个“自我创作”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书中的,是我根据书中的内容概括出来的,它的内涵恰恰可以用书中的一段话来定义:

    当人们没听到或没能完全理解你所说的事情时,它们就会在大脑中创建自己的版本,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组织语言的方式不够科学,那么,你所传达的信息就可能会被扭曲,甚至跟你的原意相差十万八千里。

    简单地说,如果你不能给对方提供一个完整又简洁的信息版本,那么,他会根据接受的信息,自己编一个。

    到这里,我的困惑的答案可以说彻底找到了,就是因为我提供的信息太过复杂又缺乏条理,结果他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记住的信息,自己编造了一个“采访要求”并去落实。

    所以,他们才会理直气壮地对我说:“你当时就是那样说的。”

    一本关于社交的书,解决了我多年的困惑,这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但是,更重要的,是它为信息提供者(也就是说话的我们)提出了避免信息接收者“自我创作”的方法,书中叫“清晰表达的原则”,共八条:

    1,内容要与谈话对象密切相关;

    2,语言一定要简单;

    3,尽量把每句话缩短到十二到十五个词,甚至更短;

    4,开门见山;

    5,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法则(交流时的第一条与最后一条对方印象最深刻);

    6,重复;

    7,描绘你的信息;

    8,保持互动。

    看着这八个条目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这么简单呀!”或“太简单了吧?”的感觉?

    说实话,这也是我读很多工具类译著的一种感受。

    这本书是译著,它的作者是美国人凯伦·伯格,从业三十余年的美国沟通专家。

    我半生做过采编、经营、营销、综艺活动、人员培训等诸多类别的工作,也读过各方面的经典译著,如营销界的经典——艾·里斯的《定位》,管理界的经典——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大众心理学的经典——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沟通类的经典——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等,这类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简单明了,没有玄而又玄的理论,没有高深古奥的道理,提供的都是一个个简单的方法与工具。

    比如与本书内容有相通之处的《非暴力沟通》,它提供的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就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这四个大众词汇,甚至连解释的必要都没有。

    可是,恰恰是这些简单的词汇,这里看似简单的方法,却非常的实用,甚至有奇效。

    让我们回到本文的开头,当我频频遇到实习生们的理解偏差,却弄不清问题的根源的时候,我并没有放弃努力,后来,我用自己的方法,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是怎么做的呢?

    我想到个办法,就是把我对工作的要求做成备忘录:采访内容、文章体裁、表现主题、文章字数、交稿时间、是否配图等一一标明,并把这份备忘录通过信息发送到每个人的手机上,让大家可以随时翻看。

    于是,理解偏差基本消失了。

    现在回头看,我的备忘录暗合了清晰表达的八条原则中的大部分,因此它也成了这些原则效果的证明。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交流中如何避免对方“自我创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as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