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孔子学琴有感

读孔子学琴有感

作者: 颍水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1-21 19:19 被阅读75次
    孔子学琴

    《史记 · 孔子世家》中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孔子学琴,觉得很受启发,原文如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了两拜,回答道:“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从文中可以看到,孔子学琴,并不是单单的浅尝辄止,而是在学会的基础上,加以不断的练习,最后达到很深的造诣。从“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到编修六经之一的《乐》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强的音乐鉴赏能力及深厚艺术修养。孔子学琴的四个步骤:得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人,比现在大家经常说的“刻意练习”、“一万小时练习”看起来还要更精进一步。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说说我的感悟:

    1、得其曲

    在我理解得其曲就是将节奏记住并能完整的弹奏了,并对曲子所表达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得其曲,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否则其他步骤就没法进行下去。

    2、得其数

    得其数就是练习到一定的数量和时间,称之为“刻意练习”,这个是我最容易忽视也最不喜欢的环节,总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不愿意更多的练甚至有一种厌恶感。但要想达到高手的境界,这一步必不可少。

    当然,反复练习并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要用心的练,既保证数量也要保证质量,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量变带来质变。

    不仅仅是学琴,其他学科、技能也是这样的,举自己学游泳的一个小例子:在学会游泳之后的很长时间内都停留在初级阶段(我学游泳的时候,是自学的,当时是没有教练也没有相关的书籍,只是自己瞎扑腾),不仅游的很慢而且还很累,在水里一点也没有别人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最近由于天冷,不太想跑步了,就每天都到游泳池里游上一个小时,不仅量上来了,还刻意的看书看视频学习动作,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发现自己的蹬腿动作不对;改正以后速度马上就上来了,而且没那么累了。上周听了许岑的《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中还了解到一个信息,自由泳前进不是靠水的推力,而是靠伯努利升力。找来相关资料研究实践后,又进步了一大截。

    3、得其志

    在前两者基础上领悟到了某种音乐的实质,每一首曲子,都一定要它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动机。乐曲作为人类的精神作品,其中必然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一定要通过不断熟悉曲子,并结合作曲家的相关背景,或是吸收别人对此乐曲的理解,来充分的把握这首曲子所隐藏的精神核心。

    4、得其人

    从琴曲中感悟到了音乐的内涵,像看到了一个“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的“人”。乐曲,作为作曲家自身的思想活动所主观创造的精神产品,必定和作曲家本人是分不开的。作曲家在创作时,早已将个人感情融入其中,这应该是乐曲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

    因此我们在学习一首乐曲中,一定要得其人,要将自己置身于作曲家所处的时代中,去揣摩和体会作曲家的心思。这样有助于让我们演绎的曲目更加深刻,更加具有生命力。

    套用在读书上也同样适用:读书要像作者一样阅读,站在作者所处的时代,去揣摩和体会作者的心思,他当时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样不仅有助于让我们对书的理解更加深刻,还能提高了自身的表达、写作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孔子学琴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aw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