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往事

作者: 刘爱国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23:07 被阅读128次

冬天到了,寒冷也就跟着来了。两年前,我家已装上了地暖,热源来自城市的集中供热,从此我不再为寒冷烦恼,很舒心自在地生活在这温馨的小家里。每每此时,我也总能想起往年取暖的经历和为此而忧心忙碌的一些事来。

一九六五年冬,我们举家从云南的大理迁往山西的阳城。父亲是位南下军人,因病离休。那年七岁的我,在赶往老家驾岭公社的途中,遇上了老天下的鹅毛大雪,见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场雪。在好奇之时,也让我经历了难以忍受的寒冷,骑在驴背上被冻僵了的我还摔了下来。

那个冬天,记忆深刻的事是,在一个数了九的寒冷的夜晚,点着晃动的煤油灯,一大家人老老少少的围坐在炉炕上烤火,絮絮叨叨地谈论着家长里短的事情。清楚的记得,我端详着姥姥花白的头发和脸庞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提着她手背上那似牛皮纸薄又松弛的皮问道:姥姥你多大了?姥姥说:五十五岁了。一个年过五旬的农村小脚老太,就是这么个老太龙钟的样子了。如今我已过了这五十五岁的年龄了,也决不像当年姥姥那么的苍老。

第二年,在县城的西关村,父亲花三千元盖了一处庭院房,有北房南房,还有一间小厨房。到了冬天做饭取暖就都回到了北屋这一个家。为了越冬取暖,从秋天起,妈妈就要去卧庄煤窑上担煤,担一次要用半天时间,她一共要担十担,才能度过这个冬天。

上小学五年级时, 我还挑不动一担煤,只能与弟弟去窑上抬煤,这样就减轻了母亲的负担。上七年级时,这个任务我就全面地承担起来了。上高中时越冬的煤炭就用平车去拉,我与弟弟二人拉上个三四车就足够用一个冬天了。

一九七六年,我参加工作以后,家里的煤炭就改用汽车拉了。我与车队队长的关系好,用车也免费。第一次用汽车拉了三吨多,自卸车哗哗的一声响过,煤炭就堵了半个街道。这让父母喜出望外,他们夸我长大了,领起了家里的事。这一车就足足用了三年多。

一九九0年,县城城市改造,搬迁了我们那个小区,我用了三万余元盖起了楼上楼下的庭院式房。为了越冬,买了个据说是南极科考人员用的煤油炉。这炉的发热量太小了,只能驱驱一个卧室的寒气。在那个大客厅用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效果了,全家人看春晚,都还得用被子裹住腿。

我还曾经买过一个土暖炉,这个土暖炉虽然也给家带来了丝丝的暖意,但它用得是很差劲,最大的特点就是高能耗低热能。我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生火,晚上还要倒掉一担子的炉渣,有时手一懒火就灭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冬天就用掉了三吨多的煤,好在那时我还能买到廉价的臭煤。后来煤价飞涨,这个土暖炉我实在是用不起了,就在我尴尬之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桑普”采暖炉。我换旧安新。这个暖炉设计的就比较合理,一个冬天有一吨多的煤就足矣,且很好使换。

 两年前,我花了三十万将居住的庭院式房改造成了单元式楼房,入住时正巧赶上了城市的集中供热,这是政府为人民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我铺上了地暖,家里温暖如春。遗憾的是我的父母都没有能等到今天,过上这么舒心的好日子。

我这一生中前后经历了三次修房,第一次修房我还小,第二次修房前父亲去世,第三次修房前母亲去世。

相比父母,我逢上了最好时代。我的三次建房和伴随着越冬取暖的经历,都深深的烙着不同时期的印记,这一切都在证明着,这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我庆幸我能够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年代。

相关文章

  • 越冬往事

    冬天到了,寒冷也就跟着来了。两年前,我家已装上了地暖,热源来自城市的集中供热,从此我不再为寒冷烦恼,很舒心自在地生...

  • 越冬

    大漠,北风如林一棵胡杨蹲在赤裸中聋,哑,瞎像铁矿石沉入熔炉,浴火重生

  • 《越冬》

    一路彪升不用憔, 几人欢喜语萧萧。 无脂好减三斤肉, 远比长跑胜半招。 岂怕冬来冰雪急, 心中自有计千条。 朝天静...

  • 越冬

    新年伊始,天空却被阴云堵了个严实,只滤下些许黯淡的微光,敷衍着地上这群一直守望温暖的大大小小的生命。被敷衍...

  • 越冬

    雪飘清凉花怡香 娇娇艳丽屋中藏 辛苦育护匠人心 打罢新春出闺房

  • 太匆匆

    光阴太匆匆, 转眼秋越冬。 且看潮来往, 苦乐古今同。 轻试昨日泪, 凝望今霄月。 往事怎能忘, 聚散两茫茫。 星...

  • 冬月,越冬

    今天是十一月一号,十一月又叫冬月,24节气冬至就在这个月,儿子欢快地说,妈妈,冬至要吃饺子喽,不怕冻耳朵。 妈妈,...

  • 越冬蚊

    没想到立冬过了,蚊子倒多起来了。前半夜睡下没有声响,后半夜这蚊子开始猖狂起来,一晚上竟打了四只,好家伙。 以前蚊子...

  • 冬季养殖小龙虾你必须了解的细节

    冬季小龙虾进入洞穴越冬,生长缓慢.加强冬季小龙虾越冬管理,能提高越冬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小龙虾放养 (1)放养要选...

  • 企鹅宝宝越冬图

    企鹅宝宝越冬图~

网友评论

  • 军鹏:大赞!这篇经典之作可谓一管窥豹,反射了一代50后先苦后甘的苦难经历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更衬托出国家和人民日益富强!
  • Mike林龙新:山西人朴实。:+1::+1:

本文标题:越冬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hn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