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笛协换届会上出现一位神秘嘉宾,手拿一支古朴清脆的长笛,气质出众,仿佛从古代穿越过来的贵族。他是民乐团创始人,精通笛子、箫和埙等乐器,把民乐团从创建之初的“民间地下组织”发展到校艺术团成员。这位学长从初中接触音乐,在家长反对的情况下凭着天赋、热爱和韧劲拜名师学艺,勤学苦练成“大师”。
民乐团出彩在于大师的创作和改编乐曲,一首民族交响乐合奏《帝殇》获得W市高校文艺调演金奖。大一的民乐团专场,因为有颖的参与,她和另外两名室友纷纷捧场,观众席爆满,走廊也挤满了被乐声吸引而来的同学。开场左右各一尊大号,高约1.5米,乐手鼓足气,号角发出仿佛从地底传来的声音,厚重深沉;随后二胡、琵琶、古筝、笛子依次出场,娓娓道来,讲述一个王朝的兴衰;中段各种打击乐器加入,鼓声擦声短促,节奏循序渐进,战场似乎就在眼前……一曲作罢,现场观众泪眼婆娑,安静片刻,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只见身穿正装的大师作为指挥转身面向观众,鞠躬致意,顿时欢呼声不断,响彻校园。
笛协老会长T大哥退居二线,新会长Ha带领大家参加校内校际交流活动,她和Di作为葫芦箫老会员经常参与演出。随着经验的积累,二人表演越来越娴熟,Ha介绍她们入民乐团,她很开心又有些心虚。加入民乐偶像天团是她们梦寐以求的,两位会长的鼓励让她和Di恢复信心。民乐团团长是一位胖胖的女生,古筝十级,耐心介绍民乐团的构成、各类乐器、人员及演出任务。她认识到协会和校艺术团的差距,前者需要自己拉赞助才能承办专场演出,而后者有学校经费资助,机会和平台不可同日而语。据团长介绍,二胡团员代表M大去日本交流演出,笛子团员T大哥和其他几位擅长古筝、琵琶、扬琴的队友一起到美国孔子学院公费交流一个月……曾经T大哥私下分享过在美国交流的经历,住在American family,经常在社区演出,她表示非常羡慕!此外,W市内的各类演出不计其数,舞台规格高,经费充足,有些表演还会有报酬。
她和Di的加入是因为民乐团即将举办的专场音乐会,有两个曲目需要巴乌合奏,一首是原创作品《好花红遍布依寨》,大师在游览贵州布依寨时创作;另一首是改编作品《瑶族舞曲》,展现少数民族风情。巴乌和葫芦箫是相似的乐器,指法和技巧几乎完全一样,前者用簧片直接发声,后者加入葫芦发声。巴乌肺活量要求更大且横向吹奏,似男声低沉;葫芦箫竖向吹奏有副管,似女声明亮。因为音域窄学得快,葫芦箫巴乌被认为是“简单”的乐器,而其他乐器需要时间的积累。用团长的话说,她俩很幸运,别人练很多年才能加入民乐团,而她们靠乐器稀有侥幸入团。言外之意是要珍惜入团机会,不给乐团专业水准抹黑,她和Di频频点头称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