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目的,一是达致想法的通畅,二是情感的通畅。
生活中,因沟通不畅产生的困扰不胜枚举,有些甚至是悲剧。
其实沟通通畅很简单,参与沟通的各方有话直说就行了。然而,往往最简单的同时也是最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是多数人的通病,总以为这么明白的事,不用说对方也知道,如果不知道,那肯定是故意的,由此矛盾产生。比如你明明应该知道,我需要……却视而不见……。
自以为是的情形,除了说者,还有听者。常见的情形是说者还未说完,或者刚开个头,听者即表示:我明白,我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听者根本“不明白,也不知道”。
对词语概念的理解不同。
中国人说话本就含蓄,加之一词多义、土话、方言、行话、语境的不同等等,以至于有些话说者心知肚明,对听者来说却是“鸡跟鸭讲”。
情绪化沟通。
沟通时带着情绪,基本是指东打西,让人不明所以。如果再碰到沟通对象是认死理的人,那就更是一团糟。比如夫妻恋人之间,女方因其它原因生气,在家中对着男方一通牢骚指责,此时,男方更好的方式是先感受和安抚对方的情绪,情绪通了,也就没事了。情绪化沟通的目的是情感通畅,而非傻逼逼地摆事实讲道理。
更有甚者,说者根本无法表达心中所思所想。
……
总之,沟通是沟通双方的责任,说者要表达清晰,听者要充分理解,要有耐心,更需要时间,除了会说,还要会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