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yōu)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9)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哥布林歪解
在两位隐士的眼中夫子是在躲避别人,而在夫子的眼中自己是在追求理想。对于与自己理念不相同的人又何必多费唇舌呢?两位隐士可能是处于好心劝夫子不要"多管闲事”,像他们一样做个隐士种种田不是挺好的吗?
夫子的回答还是挺犀利的,虽然不带脏字,但是也杀伤力也是很大的。
我就在想,两位隐士也是挺有意思的,子路就是过来问路的,你们老哥俩想告诉就告诉,不想告诉就拉倒,好奇心怎么那么重呢?一会儿问拿缰绳的人是谁,一会问问路的人是谁,人家是谁给你有一毛钱关系吗?就好比一个人路上遇到了问路的人,这个人会问对方你是谁吗?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