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延续文化血脉》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延续文化血脉》评课稿

作者: 孟小军 | 来源:发表于2022-10-15 20:05 被阅读0次

马丽琴老师执教的《延续文明血脉》这节课是九年级第3单元第5课的第一框。本单元主题为“建设文明中国”,以道路选择、理论指引、制度建构、文化传承,追求国家的文明进步,引领学生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国家所倡导的“文明”的含义,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从总体来看,这节课教学目标设置合理,教材处理恰当,教学组织实施过程规范,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显著。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一具体说明:

一、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较好。

一是教学目标确定全面、具体、适宜。本节课通过对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内涵的分析解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马老师紧扣核心素养,围绕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凸显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这一核心价值观。

二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较好。本节课按照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检测、布置作业5个环节组织教学活动。每个环节能够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手段的选择应用、教学时间的分配等能够为目标服务。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恰当。

一是教材处理能紧扣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难点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老师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堂观看视频图片,组织讨论,交流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抓关键,破重点,体现了很强的教材把握处理能力。

二是能够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比如对北京冬奥会火炬、文物保护、年轻人中出现的过洋节等学习资源的引入,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时代感和针对性,丰富了教材内容。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规范。

一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层次脉络很清晰。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思路清晰,课堂条理性强。

二是课堂结构合理。整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度自然。时间分配基本合理。课堂密度适中。

四、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

一是能够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比如在重点难点问题上采取讲授法,在一些联系学生实际的问题上采取自主学习法,在开放性问题上采取合作讨论法等。

二是重视了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避免采用单一方法的枯燥乏味,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注重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

五、教师学科素养深厚,教学基本功扎实。

一是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

二是教师教态明朗,精神饱满,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师生情感交融。

三是教师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四是教师多媒体操作运用娴熟。

新颁布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应该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突出问题导向,正视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同时要坚持教师价值引领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设置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

基于此,我觉得本节课如果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定会更加完美。

一是课堂的组织结构可以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主线。新课改提倡构建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的课堂结构,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逻辑设计。以本课为例,学生的思维构建过程应该是按照“感知感悟中华文化——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立文化自信”认知逻辑进行的,我们应该以此为依据设计学习活动板块。尽量避免直接按照教材文本的逻辑顺序逐节点推进。一开始可以安排活动一——走近中国文化。先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文化样态,并分享自己喜欢的理由。鼓励学生说得越多越好,教师可以板书各类文化。紧接着启发学生对列举出的各类文化整理归纳,并启发学生感悟文化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种类繁多,形式丰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理解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这样在活动一周就可以顺利完成教材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内容、特点等内容的学习。

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每个时代都会创造属于本时代的文化”过渡,组织学生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的概念内涵。可以设计活动二——了解新时代中国文化。教师可以用课件呈现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活动,启发学生归纳,我们目前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当代文化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等优秀历史文化中传承而来,也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创新创造而来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激发学生做好新时代的的主人,为发扬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下来进入第三学习板块。可以设计活动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教师首先出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广受欢迎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紧着着可以设置问题情景:如何看待年轻人过洋节不过中国传统节日这种现象?我们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通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最终树立这样的理念: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尊重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但也不能崇洋媚外,丢弃自己民族的文化。凡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树立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儿女才能昂首阔步的走向世界。

这样的学习逻辑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和干巴巴的概念讲解。

二是可以对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更大胆的取舍,大量增加具有陇县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拓展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我们的山区学生本身知识面,窄见识少。但学生对本地特色的文化十分熟悉,有的也比较喜欢。这应该是我们实施教学的起点。我们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中,可以舍弃课本中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素材,补充学生十分熟悉十分喜爱的文化素材。对此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形成本课教学的基本概念。

三是在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部分,应更加凸显学生作为时代的主人,在文化传承、创新、创造的使命感。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之情,对文化的传承、创新、创造之情。在增强文化自信部分,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世界胸怀,既要有对异域文化的包容之情,更要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样整课的教学才能达到对价值观上的塑造,对个人国家身份的认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延续文化血脉》评课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lk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