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 育 的 本 质(转自一位新初一家长)

教 育 的 本 质(转自一位新初一家长)

作者: Fenny_官 | 来源:发表于2017-12-06 23:38 被阅读0次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教育学者,本无权对教育是什么这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指手画脚。但是,当我看到下面的文章时,我不禁目瞪口呆,继而出离愤怒了(尚未核实文章真假,以下言论均基于附文是真实的基础而写)。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想广大教育工作者比我更有发言权,但我在此斗胆表达一下观点吧。愚以为,教育的本质是对数以亿计的祖国的花朵们因材施教,然后让他们才尽其用,在不同岗位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就这么简单。而上大学(或者职业技术学校)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必由之路。但是,就是有部分的所谓“砖家”,非得把教育搞得很复杂,仿佛教育是他们的专利,是他们检验“优等生”和“学渣”的试金石,是他们炫耀才学和倚老卖老的资本。例如文中的温教授,名头简直震耳欲聋—“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全国强制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之父,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让人一副仰视的高大形象,但是说出的话却令人非常费解:“未来15%的孩子再努力也做不完高考题!虽然听上去可怕,但这本身就是合理的,这也是对孩子进行分层的考试必须做到的标准。”“对于磨磨唧唧、读书少、死读书、不读书、不思考、少思考、写字慢、不扎实的孩子,这已经不是噩梦,是审判。”文中最后还令人“振奋”地说:“当年我们吐槽的那个一考定终身,天天刷题的痛苦年代终于要过去了!!!更痛苦的血拼实力没有捷径的时代就要来临!!!”

我震惊了,居然用到了“审判”这个字眼,难道我们祖国的花朵还是罪犯?不知道这所谓的“标准”是国际标准还是国内标准,是中央标准还是省级标准,是温教授的标准还是大部分出题老师们的标准,有没有经过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的批准颁发。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标准谁来定?谁有权制定?还嫌孩子们的负担还不够重吗?

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种“标准”真的执行的话,最终会毁灭很多孩子上好大学(重点大学)甚至是上大学的梦想。很难想象在这种教育思路的引导下,能够教育出中国的“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因为按照这种理念,“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是“学渣”,连大学都无权上,只配在车库里面摆弄玩具、自生自灭。出题的老师应该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来做这道题,他(她)想得出来吗?如果你们自己回到少儿时代,会不会做这道题?就像某年有一道高考题似乎是有关韩寒(作者记不清,请包涵)的,好像是说描写鱼死时的情景,问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当问到作者时,他哑然一笑说:“如果是我,也回答不出来,当时可能是觉得好玩吧。”我就愈加困惑了,难道标准答案事先没有征求过作者意见吗?他可是还在世啊(已经逝去的作者自然无法征求了)!答案是谁定的?经过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认定了吗?家长们对这道题能不能提出申诉说,这道题连作者都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算分?也许这看似不起眼的几分就挡住了多少小孩升入“985”和“211”的脚步!

我单纯地认为,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有爱心,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如果真的这么想,现在孩子们的作业也许就不会这么多了。但是我错了,小孩照样天天十点半以后睡觉,甚至到十一二点。要知道,她才刚刚上初一啊。于是,我又陷入深深的困惑,最后得出结论:老师们也是被逼的!被谁逼的?是不是被像温教授这样的规则制定者逼的?老师们也无奈,如果作业布置少,学生没学好,家长就会怪老师;如果作业布置多,学生没学好,只能怪自己笨—老师已经尽力了!如果学生还是没学好怎么办?有办法—上补习班!于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就像雨后春笋一样扑面而来,而大洋彼岸的“新X方”和在香港的“好X来”的股价也节节高升,俞老师们看着正在埋头苦干的祖国的花朵们,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好好补吧,未来是你们的!”一边点着花花绿绿的票子而暗自窃喜。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投资”!而为了孩子们的明天,家长们不惜血本,一掷万金。因为他们(我们)知道,如果你舍不得花钱,有的是人舍得花钱,到时你的小孩就输在起跑线上,永远也赶不上了。这就是所谓的“剧场效应”。当一个家长站着看戏时,无数个家长就站起来了,而且还要互相攀比谁站得更高。但是剧场的保安和管理者在哪里呢?不知道!甚至他们在一边看,一边还在说,哎呀,你们站得太矮了,应该找块砖头再垫上—因为我们的标准还太低、还不够,你们都达不到看戏的基本条件!

教育体制改革改了无数年了,减负的口号也喊了无数年了,可是我看到的是小孩的书包越来越重,从3斤、5斤增加到了10斤、15斤……,我一直在问她: “你什么书装这么多,能不能把不用的书收起来?”她委屈地说:“哪本书不用,你自己找!”无语的是,我真的找不出来!现在好了,体育也进入中考积分大家庭了,中考从七科增加到九科,号称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可是,亲爱的温教授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不断提高标准,培养出的真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符合你们所谓“标准”的机器?!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在遥远的星球,那里的国家宣布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违法,如果谁开办,就派出公安和工商抓人。醒来一看,原来只是个梦。这时我突然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想起它的结尾:“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又想起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貌似我们要真的要整天正视孩子们痛苦的、熬红了的双眼了……但是我不想做一个麻木的看客,于是就有了上述这段文字。

特此声明,以上文字,不针对任何人、任何机构,更不针对任何政策。我单纯的想法是,希望全社会都来关爱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有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和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整天为了所谓的“标准”而通宵达旦、疲于奔命。当然,家长们也是如此。

附文:

未来语文高考要让15%的人做不完!目前语文教育存在严重问题

原创2017-11-17小石头小石头侃升学

温儒敏老师是谁?

估计99.99%的家长不认识,他就是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也就是现在全国强制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之父,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温老师在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显而易见,他提供的信息和内容,也深关中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

10月25日,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温儒敏与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北大中文系主任陈晓明针对现行的语文教育和考试发表的观点值得深思,甚至透露出了未来语文将会成为中高考真正的杀器的原因。

今天,小石头也带你分析一下其中的关键。

一、语文高考要实现让15%的孩子做不完

高考命题的方式正在经历着一些默不作声的改革——阅读速度。早些时候,语文高考卷的文字数基本在7000字左右,而2017年高考卷子是9000字,未来基本上就会突破10000字,甚至更多。

而题目量,不是题目数量,而是答出来的题目的体量也在2017年悄悄增加了5%-8%,全国如此。

温老师还肯定地讲,2018年会继续这个改革趋势,未来15%的孩子再努力也做不完高考题!虽然听上去可怕,但这本身就是合理的,这也是对孩子进行分层的考试必须做到的标准。

温老师透露的方向强调了三个关键能力:阅读能力、分析反应力、答题速度。

对于磨磨唧唧、读书少、死读书、不读书、不思考、少思考、写字慢、不扎实的孩子,这已经不是噩梦,是审判。

二、考课本的时代早过去了,中高考语文输在课内,赢在课外

温老师坦言,近些年的中高考语文命题费了很大心思,阅读面在悄悄发生质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众多类型全都有,除了很多敏感问题外,没有任何明确的话题界限和限制。

2015年考的阅读题是古代货币制度。之后他们做了一个调查,99%的学生从来没有关心过,没有看过这个题目,老师也没有注意过。

2016年考的阅读题跟文学有点关系,就是比较文学,里面有很多概念,一般的中学生也看不懂。这说明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温老师直接说:“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只看《读者》和四大名著,别说高考语文,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

是的,这才是最可怕的,从表面上看,这是典型的“学什么不考什么”。但语文这个学科很特别,如果真的“学什么考什么”,孩子只依靠记忆和勤劳就能胜利,根本学不会真本领,宝贵的青春等于浪费。真正筛选出爱阅读,肯阅读,多阅读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但是,家长们需要警惕了,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都是“拔苗助长”式的引导,不读书就看导读,不阅读就听考试经,眼睛里除了考试必考选考书目根本也不要求孩子读书,孩子也根本不爱读书,一家三口都不爱读书。

这样的情况,在未来不光不能具备真正的能力,中高考你也应付不来,你挖空心思准备的东西,人家肯定不考,语文中高考在未来,根本就不是应试学科!!!

没有能力就等审判!

三、公立校的语文教育和判卷标准存在严重问题!中高考将成为改革指挥棒!

现在的初高中教育基本上都是初一高一学点知识、初二高二忙活考试、初三高三不学光刷题,严重的学校从初一就开始刷题,别说文学情怀了,别说阅读了,就作文都是疯狂背和记忆,再带点不真诚的套路。

而全国上下很多这样模式的学校向985和211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你说你担心不?

温老师谈到了一个例子:高考以前爱考实用文,一个文学类,一个应用类,二选一,“有一年考了刘震云的一篇小说,结果选他的文学类题目答题的只有8%~15%。剩下大部分考生选了应用类的。我们发现之后,第二年就调整了。现在文学类也要考,应用类也要考。否则,语文课堂不讲诗,不讲散文,不讲小说,最终中国的文学教育也崩溃了”。

老师们急功近利,就说很多所谓高中语文名师,将精力用在总结应对高考作文的技巧上,只讲怎么对付考试。比如,有老师总结出15种写法:怎么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怎么套入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怎么联系新闻,诸如此类。

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只会有两种状态:不是正在考场上考试,就是在准备去考场的路上。

而这一切也不能都怪罪老师和孩子,中高考语文的评分标准也出了问题,你比如高考语文150分,60分的作文,批改时成绩标准分四个等级,第二等级是42-45分,温老师他们调研了4个省份,竟然75-85%的孩子语文作文都是第二等级,根本就没有任何区分度!!!

老师和孩子家长都是聪明人啊!!!这样的话,与其让孩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入一等,不如最快速度来个二等也不算很差啊!!!考好也就42分,考砸也至少有40分,高考中一个理科选择题都4-6分,这几分的差距不算啥。

在这样的教育、考试和评分环境中,孩子怎么爱阅读?怎么爱写作?怎么爱思考?

所以,中高考的考试和评分制度改革才是真正的指挥棒,只有改变这个,才能倒逼公立校语文教育的改革。未来中高考语文阅读题目的趋势就是那种处处体现思辨性,复杂性和扩展性的题目,专门找你想不到的领域,考你的真本领,让你无法靠记忆,无法靠套路,强制你去思考,强制老师们改变自己的教法。

这个过程中,势必会有很多老师跟不上时代,能力也跟不上要求,对于学生和家长,这是最大的问题和隐患,也是接下来最重要的努力目标。

四、阅读是财富,语文不能给别人让路,未来所有学科都“考语文”!!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者曹文轩老师明确说:“读不够书,就写不出话!”作为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的获得者,曹文轩回答:因为我有15年的哲学阅读史,“当这些哲学文献沉入我的灵魂里血液里,文学创作的时候,自然就流淌出来了”。

所以曹文轩总是送青少年一句话: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然后还要强调,“你们把这句话记下来,用一辈子记住,写作是一支箭,阅读是把弓”。

阅读和写作是绝对可以受用一生的财富,这本来是基础教育中最最重要的一块能力,但一直被剥夺和歪曲。

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和孩子一直也都有一个苦衷,总去表达:“理科压力太大,数学物理太难,题和作业都写不完,根本没时间读书。”

但这根本就是借口,认识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才不会坑自己:

1、阅读和理科不能这么比,时间管理是对每个孩子的要求,问题是管理不好时间,而不是没时间阅读,管理不好时间不是题目多,而是学习效率低,是没有找到提升效率的方法。

2、理科突击可能提分,语文突击可能反而降分!从结果导向去看,这样的规划也不算明智!

正因为大家对于语文的忽视,高一语文还算是必修,高二就给学成了选修,高三直接变成了“兵荒马乱”、“病急乱投医”、“死马当活马医”的悲剧。

语文不该给任何学科让路,任何学科都是孩子的选择,都应该合理规划,统一起来,把时间管理当成关键问题去对待才是根本。

而且,未来所有学科都在“考语文”,为什么这么说?

纵观近三年的中高考改革,最大的方向已经显现,中高考中的理科增加了大量的创新实践题目,这些题目都不是孩子们平时可以做得到的应试题,全部都是新题,是结合现实,结合材料阅读学习后才可以答的题,有的是未知问题,有的是已知问题的创新,有的是融合问题,有的是实验问题,孩子们在答这些题目的时候,本身就在做一道“理科的阅读理解题”。

所有科目都“考语文”,就是这个意思,你还能说没时间读书吗?没时间也要有时间啊!

尽管讲了这么多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小石头每天跟那么多家长聊天,公众号里几十万的家长,大量的诉苦和咨询让我太清楚,阅读这件事儿说着容易做着有多难。

公立校的语文教学岂是一朝一夕就会改变?

家庭确实没有阅读氛围,父母确实也没有能力给孩子在阅读方面引导,看着孩子不看书干着急的心情小石头懂。

孩子也阅读,但是读的真的是千奇百怪,男生天天就爱看个恐龙、外太空、外星人、军事、历史,女生整天就是小清新、小恋爱、小确幸、小担忧,看到别人家孩子博览群书还津津有味也只能羡慕。

而改革的步伐不等着大家,高中教育已经开始了颠覆性的改革,让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这些都会逐步进入,最终的录取选拔的改革也会逐步深入,直至解决问题。

当年我们吐槽的那个一考定终身,天天刷题的痛苦年代终于要过去了!!!

更痛苦的血拼实力没有捷径的时代就要来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 育 的 本 质(转自一位新初一家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sr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