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言”说话这里指个人观点,“吹”大自然刮风,“特”只是,“鷇”kou(音扣)雏鸟,“恶”wu怎么,“荣华”茂盛开花这里指华丽词藻,“明”大自然道理法规。
本段大意:说话不像天上刮的风没有偏见,话语都带有个人看法(成心),一个人所说的并非标准答案(真言)。真的有标准看法嘛,还是没有呢?我们所说的看法和小鸟的叽叽喳喳,有区别吗?还是没有呢?大道怎么就隐藏起来有了真假?真言怎么就隐藏起来有了对错?大道怎么弄丢了不存在呢?真言怎么存在而不可说呢?大道被偶有小成沾沾自喜所隐藏,真言被个人成见华丽词藻所隐藏,这才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争论,一定要肯定对方所反对的,反对对方所肯定的。要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那就不如按照自然规律本性来提高认知了。
庄子前面说了人人都带有个人成心偏见,以至于找不到“真我”,本段接着进行了生动形象描述。
庄子直接挑明个人看法(当然庄子会承认这个看法也是一家之言),大自然刮风引起“吹万不同”源自万窍差别,但大风是一样的,而我们说的话都带有个人三观,有成心,因此不像大自然的风一样,我们都是千差万别的“树洞”“孔穴”“万窍”。
既然大家自说自话,鸡同鸭讲,好似儒家墨家争论不休,为了反对而反对。乃至极端到信奉“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肯定”,“敌人肯定的我们就要反对”,这当然非常不明智,简直就是愚蠢透顶!
问题在于,现实生活少见吗?!联想起来当年振振有词的言论,“宁要某某草,不要某某苗”,难怪智者说问题不在于抵制啥货和啥货,重点是先抵制蠢货。可是假如“蠢”货不蠢,是明知故“蠢”呢?悲乎,有解?无解?
千百年以来,人性有过丝毫改变吗?有么?没有么?
既然各说各话,那么真正大道有没有?有的话又在哪里?庄子给出了答案,存在大道至简,也有真知灼见,只不过“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对策就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也就是道法自然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