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准确把握《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出师表》这三篇劝谏类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就必须充分整合已有教学资源,了解单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确定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前做单篇阅读教学的梳理和整合,不仅可以观照“这一篇”的教学现状,更能呈现“这一类”的教学现状,不仅是教师备好“这一类”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环节,更是系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劝谏艺术是核心教学内容,不同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主要让学生体会邹忌设喻说理的方法和类比的劝谏艺术,从而体会其人物形象;《曹刿论战》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曹刿在劝说鲁庄公时善于把握实际,取信于民,抓住作战时机,避免鲁庄公鲁莽行动;《出师表》主要聚焦在梳理文章结构,体会诸葛亮的劝谏内容和劝谏方式,劝谏内容主要是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和现身说法,表达自己的忠诚,劝谏方式上突出表现他的以情动人,进而掌握其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一、文言基础知识教学“孤立化”
“文言基础知识”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郑桂华老师也曾经将古文中所包含的信息类型分为:“言、文、章、道”,“言”即“文言”——言,即古文字材料信息,包括古文字写法、古文字字义理解、古汉语语法现象、古文阅读的语感和技能。”王荣生教授也提出“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是文言文的“一体四面”,并强调“学习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字词教学是基础”。可见,文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许多教师对于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往往表现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本文常用实词、虚词、古今异义、了解部分古汉语语法。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法等知识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内容,但不是目标。”“文言知识在教学目标中是辅助性的,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条件,但不是教学目标。”
二、对文本的解读粗略浅显
在收集的课例中,许多老师都将劝谏方式作为教学的重点,这也符合单元导读所提到的“感受古人的智慧,学会有创意地表达”,但是教师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呢?
三、文本缺少“朗读味”
《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①确实,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才能将文中的内容变活,体会到其精妙之处。统编本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读中也为学生提出朗读建议,况且这三篇文言文篇幅不算很长,朗朗上口,而且也要求背诵。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不仅可以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更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加深理解,带着理解去背诵。
对于劝谏类文言文,“劝谏”是核心,体会劝谏的艺术除了细读关键语句,最好的方式就是分角色朗读了,让学生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远远比教师讲解好得多,也不至于对文本品读平平淡淡,对作品无深入感触。
四、忽视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