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伟志
关于一带一路发展的思考
在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以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代表了一个里程碑的发展历程。
从1978年到2008年,这个前30年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做主要是一个沿海经济区域,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作为主要目标,介入国际分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从简单的三来一补--就是依靠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和中国提供的政策、土地、廉价劳动力资源,带动中国的初级/中级制造业的提升换代。
沿海地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当地的人民,通过土地升值和城市发展,以及在较高工资的智力岗位,大规模地提升了生活水平,进入了中产阶级行列。
中部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也通过提供农民工队伍,以及变成产业链的中上游的方式,获得了部分的生活水平提高。
西部地区,则是依靠之后的开发大西部的战略,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参与了这个发展过程。
但是从2008年开始,这个战略发展模式,已经到了一个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困境。
首先就是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欧洲到现在还没有走出的主权财政危机,日本经历了20多年的衰退期,都导致了西方市场需求空间,事实上在缩小。
而中国本身因为高速度发展,对环境、产能、行业布局、产业结构,等等,都出现了负荷过重的局面。
而政府对产业工人的法律保障、人口过了刘易斯拐点、产业工人工资水平上升,都使得光靠人力成本竞争的优势,将会丧失给东南亚和南亚的一些次发达国家 意思是发达水平低于中国)。
中国本身在国际产业分工链的上升,虽然从鞋子、玩具、服装,进步到了机械产品、电子产品,但是因为目前已经从原先的低端、中低端,上升到现在的中端、高低端,那么事实上和西方最发达工业国家,比如日本、美国、德国等等的技术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小。在这种情况下,想靠技术引进,来带动产业发展,已经是步履艰难。
当然,对西方技术的引进,尤其是靠中国的市场来换取技术,也在各种试验的结果中,出现了几种模式以及后果:
1、汽车模式。中国靠自己庞大的汽车市场,来吸引西方技术,用的是市场诸侯割据制度,让各地方政府的资源介入技术引进。目前的结果,就是在国内市场中,中国本土汽车品牌步履艰难,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西方名牌汽车/地方诸侯统一体完胜。到目前为主,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和生产,发动机和变速器,中国仍然是空白。 海外能够唯一有市场,还是中国公司并购的瑞典品牌沃尔沃。
2、高铁模式。中国靠自己庞大的高铁市场,来吸引西方技术,用的是市场中央集权制度。虽然铁道部在之后的政企分离的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不可否认,这个集权机构,成功地引进了日本、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的高铁技术,并且在中国自己进行了某些技术革新,从而创立了中国自己的品牌。而且这个品牌,开始成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部分。
其实和这个有些类似的模式,比如军事技术上,靠引进俄罗斯技术,并主要依赖自身开发的武器系列,也成为中国的主要国际竞争产品。可以期待,在中国的核能设备、大飞机制造上,也需要吸取上面的不同模式的发展经验。
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上面,估计中国依赖外部技术引进,会愈来愈难。靠吸引国际的高科技技术人才到中国,和中国本地的技术人才一起进行创新开发,会是将来的主要技术更新动力。用市场换技术,恐怕就会变成用市场创技术。
就是将中国的农民工的人民战争,变成博士生的人民战争。依靠中国本身的巨大市场,孕育出自己的拳头企业,然后靠这些拳头企业,去国际市场上竞争。
最起码,在互联网和通讯方面,我们看到了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和中兴等等,希望将来在芯片、特种原材料、高端制造设备和高端医疗设备方面,都会出现这样的巨头企业。
那么在沿海国际经济大循环战略之中,中国的主要目标是西方市场,主要优势是廉价劳动力。而一带一路战略与其不同,中国的主要目标是自己和未发达国家市场,主要优势是资本和基建技术力。
在前一个战略,中国不是规则的制定者,也不是游戏的主导者,而是参与者。通过参与WTO,并遵循别人订立的不公平对待的规则;在后一个战略,中国是规则和游戏的主要制定者和参与者,所以如果把这个战略做好,自身的掌控能力非常重要。
伴随着中国的实力的增强,以及美国自身实力的衰落,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动回应,也是政治和经济两手的重返亚太计划。
政治上的一手,是加强《美日安保条约》,推进日本宪法去和平化,从而让日本在制衡中国军力的过程中,担当更多的责任,并将美国主要军力放在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支持日本在钓鱼岛采取更强硬立场。另外的步骤,就是加强在澳洲达尔文港口的军事基地建设,并支持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海争斗,来实现美军非正式地长期驻扎菲律宾。
经济上的一手,是建立排斥中国在外的TPP协议,以保持美国在亚太经济规则制定上的绝对话语权。而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客观上避免了在东部和美国冲突的进一步上升。这个缓和局面,也会为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从谷底走出,提供了一个大背景。
但是中国向西的国家战略,并不代表在东部会无所作为。其实在东部海域,对钓鱼岛争端采取可调可控的小规模对峙,并且在美军冲绳基地搬迁的事情上,适当支持琉球本土大名,增加东京政府的成本,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办法。
中国的一带一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中国-阿富汗合作,以及中国-巴基斯坦-伊朗走廊。
在这两个区域上,中国和美国具有战略上的共同利益。因为美国近10来年,在中东和中亚,军事干预和颜色革命,啥都试验过了,也没法解决伊斯兰社会里面逐渐增长的反美恐怖主义的兴起。而美军在这个区域的退出,由中国开启当地的各族人民和平协商、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客观上会消除这个区域变成国际反美恐怖主义中心。因此,中国在这里的行动,会受到美国国内的部分势力的支持和配合。
而美国和伊朗核谈判出现曙光,也给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增加了助力。在中东复杂的三方冲突一一以色列犹太势力、沙特逊尼势力、伊朗什叶势力之中,中国反而更容易扮演不偏不倚的调停人角色。
但是对美国不利的,就是美国希望靠增加军事部署来增强对东亚的控制,却因为中国退出,转向西边,而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重心,从中国沿海-东亚沿岸国家,到中国中西部-中亚南亚国家转化。
这个局面导致的是,东亚沿岸经济体在未来国际经济活动中地位的衰落。而唯一的反制措施,就是跳上中国向西的大篷车,作为中国国家队里面的外籍归化队员来参加。前面的例子,估计就是日本、台湾等经济体;而跳上大篷车的例子,就是韩国这样的。
当然,明确地划分沿海大循环和一带一路,会忘记这两个战略中间的交集部分,就是一带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部。也就是中美争夺比较厉害的东南亚经济领域,以及中国在南海面临的美国主导的主权争端。
在东南亚领域的发展,中国的本来想法,就是中国+东盟的10+1模式。后来这个模式增加了韩国和日本,变成了 10+3。再之后,这个模式加了澳洲、新西兰、印度,变成10+6。
但是你不论多少加多少,其中缺席的一个,非常明显,就是美国。
如果你考虑到历史上,日本人做的雁行模式,就是1 (日本)+4 (亚洲四小龙)+10 (东盟10国),在美国的阻击下彻底失败的结果,就会想到中国之前的想法,肯定会被美国强烈阻击。而其中的一个阻击工具,就是南海主权争端。
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中国的南下战略,其实要进行细分,就是不能把东盟当成一个集团来看待。
在东盟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上,基本上是要把握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南海战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