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
糖尿病属于“老年病”,
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会得,
但实际上,
小孩子也可能会被糖尿病找上门!
一瓶可乐放倒12岁男孩
医生检查竟是酮症酸中毒
天天的家长感到很不解,
家里的直系亲属都没有糖尿病史,
孩子的糖尿病不可能是遗传的,
怎么喝瓶可乐就得到糖尿病呢?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红梅向家长
仔细询问后找到了罪魁祸首
罪魁祸首
原来一次性喝掉一大瓶可乐是不会导致糖尿病的,根本问题出在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上。
天天从小就爱喝饮料,长期只喝饮料不喝水,平时在学校,只要看到周围的孩子吃零食、喝饮料,他就会跟着一起买。正是这种长期拿饮料代替水的生活习惯,才导致他小小年纪就得了糖尿病。这一次因为短时间内喝了太多含糖饮料,加重病情诱发了酮症酸中毒。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人体内有一个很勤劳的小同志,叫胰岛素,糖尿病主要就是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缺乏或效果降低引起的。胰岛素每天辛勤工作,帮助人体细胞内转运葡萄糖,促进糖吸收、蛋白质合成,转化成每天需要的能量。
有一部分孩子因为环境、自身免疫等因素影响,在遗传背景下,机体胰腺发生自身免疫性病变,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就会造成1型糖尿病,病理上也被叫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主要和肥胖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有关。一些小孩把饮料当水喝,或者体内脂肪很多,每天摄入的葡萄糖太多,胰岛素天天疲劳加班,终于有一天病倒了。
过去,儿童糖尿病以1型居多。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肥胖儿童逐年增多,儿童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会吃是好事,小时候胖一点不碍事,长大了自然会瘦,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有些孩子得病后,家长都没有察觉。
儿童糖尿病,危害不容小觑
高血糖是不容易识别的,可能是人倦怠一点,有些头晕,没有其他信号,但是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长期处于高水平,最容易受到损害的是微血管。
高血糖主要影响视网膜、肾脏、手脚末端等部位的微血管,会导致失明、肾衰竭,远端肢体因为供血不好而出现溃疡长期不愈,严重的甚至需要截肢!
微血管受到损害后,继而大血管也会受到损害,如果心脏的冠状血管出现硬化和堵塞,心脏供血功能丧失,就危险了,因此糖尿病发病年龄的提前,可能会导致青壮年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
不过,
儿童糖尿病虽然可怕,
却不是“不治之症”,
只要治疗与控制得当,
也能够规避其危害性。
所以发现孩子有糖尿病后,
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如何与“糖”共舞?
1、胰岛素治疗。遵医嘱用药,可以先选用短效胰岛素,再选用长效胰岛素。
2、饮食控制。饮食的调整需要与胰岛素的治疗同步进行,以维持正常的血糖和体重。
3、运动治疗。不必限制患儿的运动,但是需要在患儿运动时补充能量,以免发生低血糖。
4、病情监测。注意监测患者有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如若发生,遵医嘱给予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只有当组织灌注得到改善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
其实,
任何一种疾病出现明显症状前,
都是有征兆的。
当孩子出现以下问题时,
家长要高度警惕糖尿病。
1、皮肤皱褶部位皮肤变黑变厚。多数糖尿病患儿有黑棘皮体征,即颈后、腋下、胭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皮肤又黑又厚,这是高胰岛素刺激的结果,说明身体内有胰岛素抵抗。
2、疲乏无力、易感染。孩子本来处于精力较为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该多动,但突然在一段时间内老喜欢待在家里,不喜欢户外活动,精神较为萎靡,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前兆。孩子一些伤口反复出现感染情况,久不愈合。
3、出现频繁腹痛和呕吐现象。
4、频繁口渴,小便增多。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尿液带走人体的水分,使人感到口渴。
5、突然消瘦、饭量大增。糖尿病患者多尿,导致身体脱水,体重自然下降。同时,因为糖的流失,会导致人饥饿感大增,从而食量大增。
要想远离糖尿病的危害,
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1、控制饮食,控制摄取总热量。少吃油腻、甜食,多吃蔬菜。
2、多运动,多锻炼。
3、不可把饮料当水喝。
4、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孩子肥胖,都是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家长应该格外注意,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查血糖。
另外,张主任提醒您,春节将至家长们一定要管住孩子的嘴,不能任由孩子胡吃海喝,要让孩子在吃喝上不能有从众心理,孩子的饮食应该从营养角度考虑,荤素搭配得当。
应限制高热量的洋快餐,以及含有较多糖分的软饮料的摄入,多吃高蛋白和高纤维素的食品,平时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
对于儿童糖尿病,家长还需留意孩子的“三多一少”,即当孩子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时,或者孩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严重的还伴有精神萎靡、呼吸深大、呼气带有烂苹果酮体气味等,则要及时送医院检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