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五)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五)

作者: 陌路听雨 | 来源:发表于2022-07-13 10:04 被阅读0次

每个人对善的定义和理解是不同的,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他心中的善就更丰满,但是,不同性格的人他心中的善是不一样的,内心阳光的人,他的善是积极的;内心阴暗的人,他心中的善也是灰色的。

或许是道听途说惯了的缘故吧,莫言先生大概是不拒绝信口开河的,集市上的说书人本就信口开河,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莫言听完回家讲给家人听的时候,还是会“投母亲所好”添油加醋的进行二次创作,将本来已经面目全非的故事改的似是而非,他以为这样母亲会高兴,可他的母亲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他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在这里,大概可以想到他母亲的担心:这孩子不务正业,油嘴滑舌,从他的嘴里很少能听到实话。他讲的故事,是那种口口相传的d故事,他的奶奶与母亲不见得没有听过,当他改变故事结局的时候,他母亲当然知道孩子油嘴滑舌,就像大家都知道三七二十一的,而他却改成了三七二十八,还言之凿凿的说没有错!这也是他母亲之忧。

相关文章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五)

    每个人对善的定义和理解是不同的,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他心中的善就更丰满,但是,不同性格的人他心中的善是不一样...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三)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在作者的作品中都会有所体现。当子张问孔夫子善人之道的时候,夫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所为...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二)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伤痕是不容易消失的,但是,一个有理智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只有那些心存自...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六)

    莫言大概是不懂得“道德仁艺”为何物的,而他心中所谓的善是模糊的,他的思维总是处于一种颠倒的状态中。正常文体的叙述如...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一)

    有人说:历史是被人随意涂抹的小姑娘。那么历史这个小姑娘是真实的,不论你如何涂抹,浓妆还是淡抹,她都是一个小姑娘。而...

  • 文化倾向的脉络(28)

    孔夫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魏晋xc之后不断更替的朝代几乎都进入到一种“……虽然常常有灵光乍现的可治之世,也都...

  • 文化倾向的脉络(二十)

    1988年9月?莫言与余华都进入了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联合开设的“创作研究生班”,莫言与余华成了同学,还是室友。对于...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八)

    莫言讲故事写文章的方式是独特的,他会用一种叫做“叛逆的酵素”来发酵他脑际中的故事,用一种灰色的笔写出阴暗的故事来。...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七)

    孔夫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多一些自省,对别人少一些刻薄,就不会招惹怨恨。 莫言则不是,他认为自己...

  • 文化倾向的脉络(四)

    孔夫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于国人又何尝不是?民鲜久矣! 中庸之不存,非过必不及。过者活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bz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