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时代周刊》评选出2018年度10佳剧集:
1.《杀死伊芙》
2. 《利器》
3. 《亚特兰大》
4. 《梅尔罗斯》
5. 《善地》
6. 《双层公寓:敞开新扉》
7. 《美爪屋》
8. 《我的天才女友》
9. 《归途》
10. 《姿态》
10部,有9部Sir都看过了。
就差1部!
你说馋不馋?
现在,这最后一部终于来了。
果然不负厚望。
但Sir看过前两集后只有一点不满——
它应该从榜单的第八位,放到第一位!
《我的天才女友》
L'amica geniale
HBO出品,改编自“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的同名小说。(商讨9年才拿下版权)
故事,简单说就是意大利版《七月与安生》。
但段位,实在高出太多。
它讲述两个女性如何在命运深处紧紧相依,又被现实分离,纠葛近60年。
宏大而私密。
剧集《我的天才女友》让书粉惊呼:简直是神还原。
当然。
导演萨维里奥就是意大利人,曾把《饥饿的心》《质数的孤独》这些小说搬上银幕。
原著作者埃莱娜·费兰特参与选角,几乎每个演员的形象都经过她官方认证。
不夸张地说,这些角色按家庭站一起,有种历史照片的质感,让你仿佛走进一家私人生活博物馆——
这两个演员如果结婚,真的会生出这样长相的孩子。
据Sir多年的经验。
一部剧讲究到这个程度,想不好看都难。
一开头,就从“天才女友”的失踪讲起。
不,应该说是人间蒸发。
失踪,只是人不见了。
而莉拉不仅消失,还抹去她留下的所有痕迹,从此与这个人间一干二净,就像从没来过一样。
她搬空了衣橱、抽屉,甚至把所有合照里的自己都剪走。
莉拉的儿子惊慌失措,打电话给母亲最要好的发小——
埃莱娜。
翻译自人人影视字幕组,下同
她66岁了。
可是和莉拉的一点一滴,埃莱娜都记得一清二楚。
她们之间不是单纯的爱,也不是单纯的恨。
她们是分别从井的两端朝里边望,你看到了我的脸,我看到了你的脸。
到底谁在井口,谁又在井底?
这才是故事最阴森的地方。
好像在较劲一样。
得知莉拉消失,埃莱娜打开电脑,敲下她们之间的故事——
你想走?我却偏要把你每一条痕迹暴露!
不得不说,它的原著就太会吊人胃口。
如果去搜索“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你会发现,在网上没有ta的任何信息。
不知性别,不知真名,不知住哪里。
费兰特的第一本作品《讨厌的爱》在1992年出版时,就在给出版社的信里说明:
我不会为这本书做任何事,因为我已经把它写完了,我不会参加会议、回应讨论,也不会接受任何颁奖,我只接受书面采访;书写完之后,就不再需要作者了,而且推销这些书也挺贵的,我会是你们最省钱的作者。
但这却不影响弗兰特成为《时代》周刊评选的“最具有影响力的100位艺术家”。
这也让不少喜欢“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人,开始猜测,这里面两个女孩的故事,到底是不是费兰特小时候的经历,她到底是哪一个女孩?
但不论作者是谁,这部小说,或是电视剧,都是让人难以放下的作品。
第一集,就是围绕着“天才”二字开始的。
埃莱娜才是老师眼里的优等生,作业是写得最工整的,也是最干净的。
但莉拉突然的出现,让埃莱娜不得不注意着这个有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瘦弱女孩。
在一年级的同学都在学写一横一竖时,莉拉就已经开始学会拼写单词了。
虽然写得歪歪扭扭的,但拼写没什么大问题。
在许多孩子还在算两位数加减乘除时。
莉拉已经开始算四位数运算了。
这个小脸一直脏兮兮的姑娘,从此成了班里最聪明的学生。
但“天才”莉拉并不像是一心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她从小就不是一个乖孩子,她会把扔沾墨水的纸巾甩在同学的身上。
面对男孩的挑衅,她会毫不犹豫地捡起石头反击。
可就算是这样,埃莱娜还是愿意跟着莉拉的屁股后面。
或者说,学她。
在她跟男孩扔石头的时候递石子;为她被人揍的时候,挺身而出;在她说逃学的时候,一口答应了她。
因为这个“坏孩子”身上,有着埃莱娜不曾有的特质。
埃莱娜父亲是在市政府做门房,家里虽然并不富裕,但条件比莉拉要好得多。
她们家有钱给埃莱娜买赛璐珞材质的洋娃娃,而莉拉只有一个破旧的棉花填充的布娃娃。
从衣着上看,也是埃莱娜的家境,更胜一筹。
但性格温顺的埃莱娜,一直在母亲的高压之下当一个乖巧女孩。
望着母亲,埃莱娜害怕自己会走上母亲的这条路。
没有文化,庸庸无为,结婚生子,最后在丈夫的嫌弃中,过完一生。
而莉拉身上的“反叛”,变成了她的救命稻草,是她在母亲高压下得以呼吸的氧气管。
埃莱娜对莉拉着迷的原因,除了她的叛逆之外,还有一点。
即是,莉拉对痛苦的感知。
在埃莱娜第一次与莉拉一起玩的时候,莉拉就拿出了一枚小别针。
穿过自己的手掌表皮,并觉得这很好玩。
当莉拉为了能够上初中,跟父亲大吵一架后,被父亲从窗户里扔出来时。
看到埃莱娜也在场,她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疼
莉拉身上的“痛”,像是每天都会经历的家常便饭。
在小说里有这么一句话形容莉拉——
“她坚定地面对痛苦,带着她一贯的决绝和坚定。”
她更像是在食用“痛苦”,让自己去保持着对外界的敏锐,和好奇。
在埃莱娜和莉拉生活的小区里,“痛苦”是每个人必备的。
暴力,是这个小区每天必须上演的故事。
有时候,是被高利贷骗走店铺的人,因为不满债主而被揍;
有时候,是两个女人为了争夺一个男人,而引发的战争;
有时候,是谋杀事件。
而莉拉却表现着对这些“痛苦”,格外的痴迷。
她会怯怯地趴在凳子后,偷看被挨揍的人躺在地上打滚。
也会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女人们为男人吵架。
甚至在听到杀人事件时,莉拉编出了一套死者死前的过程:
他穿着淡蓝色的睡衣,都破破烂烂的了
他的脚上穿着黄色的袜子
当他打开窗户时,雨水击打在他的脸上
突然在他脖子的右侧
就是他的下颚和锁骨之间的位置
出现了一个捅刺伤口
蒸锅的铜色是那么明亮闪耀
血液看着像红墨水一样
一条黑线从中滴落
就像她真的看见了一样。
从痛苦中窥视人生,就是她的才华。
这是埃莱娜身上没有的,也接触不到的。
从莉拉身上学会面对“痛苦”,才让埃莱娜变得更加勇敢。
当母亲执意不让她上学时,埃莱娜第一次反抗母亲。
这也是因为,埃莱娜感觉到了痛。
她反对母亲的安排,也不想让自己变得跟母亲一样。
不论如何,我都要参加升学考试
而莉拉,因为父亲决不允许她继续升学,母亲也无能为力。
老师得知后,也对莉拉的态度从宠爱,变成冷漠。
因为她知道那“天才”,已经没有可用之地——
如果某人希望继续当庶民
那他们之后的后代,将会一无所有
天赋,在英文里说是“gift”。
上天赐予的礼物。
但谁又能保证,这份礼物不会变成诅咒呢?
尤其是你凭着这份天赋,更清醒地触摸到了痛,更早感知到了命运。
莉拉和埃莱娜,迟早被一双巨手撕开。
这手,从她们身后的背景里伸来。
莉拉和埃莱娜有一本非常喜欢的书,《小妇人》,正好成了她们今后人生的注脚。
对于贫穷的人生,莉拉无数次想摆脱。
她想写小说赚钱,之后她又决定去做鞋子。
然后十六岁就嫁给了家境殷实的肉店老板,一个粗鲁又蛮横的恶棍家庭的长子。
书里这样写道:
我们不会一起趴在那里写一个像《小妇人》的故事。财富已经化身为斯特凡诺,化身成一个年轻的男人,穿着油乎乎的衬衣;财富正在显现它的形状、气味和声音,展现自身的友好和可爱,那是一个我们一直都很熟悉的男性——堂·阿奇勒的大儿子。
莉拉最清楚,能获得财富的方式是怎样的,也是最快捷的。
她是否丢掉了自己的天才。
Sir说不准,但唯独有一点,莉拉是曾经想逃离这样的生活。
就是在那一次,跟埃莱娜去海边,她走到半路又开始焦虑。
她焦虑的是,如果见到海怎么办。
海,是什么。
是大海,也是她内心憧憬的东西。
她怕自己如果真的见到了那片海,将会一直怀念着那片最美好的海。
自己将无法甘于现状。
或是,她如果见到那片海,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
她可能连一个憧憬对象,也不会再有。
莉拉:“我们回去吧”莉拉说。
埃莱娜:“那大海呢?”
莉拉:“太远了。”
埃莱娜:“家呢?”
莉拉:“也太远了。”
海,太远了。
家,也太远了。
Sir就想起了另一个“天才少女”。
(是的,好剧永远能穿越地域,打通你的现实。)
耽美小说作家天一,因在网上售卖自己的作品,被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她不也像莉拉,既在家庭的港湾里没法靠岸,又被拦在向往的那片海之外吗?
她逃离剥夺和束缚自己的环境,奔向工厂求生,再用笔头抓住了一截梦想的尾巴,可谁想到……
你把她的微博连在一起读,不也是一部令人唏嘘小说:
残酷的是——
你以为命运递上来一份礼物,没想到它只是为了更用力地夺走。
也许,莉拉和天一,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也许就算一切顺利,她们最后也不能取得多么杰出的成就。
我们惋惜的,不是世界少了一个大文豪。
而是一块璞玉,明明闪现过毓秀之光,却……
那不止是“天才女友”莉拉。
也长在曾经我们每一个人的棱角上。
相信Sir,这部剧会触摸到你童年的私处——哪怕,它已经被现实世界收割殆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