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2016年的年度十佳里都有一部来自罗马尼亚的小众高分电影——《毕业会考》。
这也是我个人的年度十佳之一。
《毕业会考》海报电影的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这位生长在罗马尼亚的导演绝对是戛纳的宠儿。07年《四月三周两天》摘得金棕榈奖,12年《山之外》蒙吉摘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到2016年,《毕业会考》拿下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十年,三部长片,量少却都质感非凡。
《毕业会考》依然是导演惯用的冷色调,依然是熟悉的手持长镜头叙事和深焦镜头。格局也相当工整,主角的情绪都藏在内敛密集的台词之下,十分日常,你几乎看不出特别刻意的戏剧痕迹。
罗密欧·阿尔迪亚是住在小山城特兰西瓦尼亚的一名医生。他有一个学霸女儿伊莱扎。他想等女儿满18岁后,就送她出国念书。
女儿很争气,成绩优异的她已经拿到了两家英国大学的奖学金,只需要再通过毕业会考就可以了,但是成绩要求非常高,否则就会失去奖学金资格,当然这对于学霸伊莱扎来说就是走个过场。
可没想到,考前却节外生枝。在首场笔试的前一天,女儿在校门口差点遭到强奸。所幸,女儿拼命反抗,只是手部受伤,却不得已不打上厚厚的石膏。但这影响了女儿的心理和考试应答。
而后,作为父亲,他开始了托关系、找人情之路。
在这找门路的过程中,导演又巧妙自然地展现出了个人的矛盾、父与女的冲突,妻子和情人的矛盾以及冷漠的贪婪的甚至是麻木不仁的罗马尼亚众生相。
比如,罗密欧·阿尔迪亚和妻子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他有一个年轻漂亮的情人,女儿出事当天,本来他可以驾车直接送女儿到学校门口,可为了和情人温存,却在半路上把女儿放下了车。妻子不点破,却指责这都是他的过失,连他自己都认为是。
受伤的女儿伊莱扎因为第一门考试不够理想,觉得后面几门也没办法保证正常发挥,才跟父亲坦白,其实自己并不喜欢考试,也不是很想出国念书,她在国内有交往稳定的男朋友,她还想陪在年迈身体不好的奶奶身边养老。
父亲罗密欧·阿尔迪亚很震怒,我为了付出了那么多,托关系,走后门,所有违背道德的事情我都做了。奔走了那么久,你是在为我考试吗?我为你去求警察局求检察院,求开证明单,好延缓你考试时间,但没成功;我甚至去贿赂阅卷老师,请求你在考卷上做个记号,好最后放水;也去找了监考老师,低声下气请求给你多答题一会儿。你现在说放弃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父亲本人曾经是一个多么信仰公平多么严于律己的人,为了让女儿顺利完成考试,他许诺给在他诊所就医的领导最优先的移植肝脏源。领导为续命,回馈给当医生的父亲红包。
仔细看电影,你会发现,这个父亲,几乎就是这个社会上父亲的缩影。
他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女儿身上。他对他所处在的国家是失望的,他觉得女儿在这里是没有明天的,不然就会像日渐腐烂的他们这辈一样。在他看来,出国读书时唯一的逃离路径,即便要忍受父女相离之苦。
女儿的毕业会考,是她出国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父亲,甚至是这个国家社会这代人内心最残酷最痛的仪式。
到最后矛盾冲突更加密集。父亲怀疑是女儿不想出国,串通男友故意受伤报案,不好好答题;恰逢奶奶重病住院,女儿更是不愿意回家温书,而是要在离考场很远的医院陪护;女儿不想最后一场考试父亲开车送,执意要他的小男友开着摩托去考场;父亲忐忑不安地等女儿考试结束,却得知小男友根本没有去送她;许诺给女儿考卷做记号放水的领导,在自家诊所被调查局带走审查……
看到这里,你会同这位父亲一样陷入焦虑,你和他一样崩溃,一样无奈。
谁知,影片结尾,女儿却告知父亲,自己并没有按照父亲安排的那样,在卷子上做标记来投机取巧,获得高分。她只是哭了,监考老师让她用打了厚厚的石膏的手臂多答了一会儿。
那一瞬间,镜头没有移动,父亲也没有说话。但父亲多日的焦虑、奔走都成了徒劳。整个世界却好像明朗了一些,但其实并没有。电影结局了。
这就是《毕业会考》。
由一个靠前意外受伤的成绩优异的高考生,抽丝剥茧,将丑陋的、麻木的、焦虑的众生相容纳在127分钟的影像之中,极其考验功力。
在从高考前夕到高考结束的三天故事时间里紧凑高效地排布着剧情,流畅饱满地调动着情绪,镜头延续着他惯用的一场一镜,极少的镜头运动配合画面中复杂精密的场景演员调度,前后景的配合与协调,人物关系在构图中的极大呈现。
在这部片子中,你会看到很多和我们相似的国情,以及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片中涉及的话题如出轨、贿赂、高考、强奸幼女、舞弊,话题足够引起大多数的共鸣,特别是父亲为了女儿能顺利通过会考去国外留学而做出一系列违背道德与公平的做法也极其具有讨论价值。
只是,真的觉得非常羞耻,这部和我们国情极其相似十分有代入感的佳作,居然不是我们国家拍的。当然,惭愧的是,即使我们能用这样的题材拍出如此有力度有痛点的电影,也绝对会被禁。
当然,相较于前作《山之外》和《四月三周两天》,《毕业会考》可能不够锋利。
最后一句,导演蒙吉最好的电影,依然是十年前的那部《四月三周两天》。有机会,我会单独开帖安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