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家庭里,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看到的都是陌生人,第一张脸就是母亲的面孔。妈妈如果是一位慈祥的、和蔼的、有爱心的妈妈,孩子从小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会觉得全世界都是美好的,孩子的认知经验就会被爱充满,他会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阳光,有足够的安全感保证支持他平安长大。
如果妈妈的脸是易怒的、反常的、常常有指责、埋怨的表情,那这个孩子的人格就会在这种不安的环境中成长,会是焦虑的,不安全的,甚至于是羞耻的,在个体成长的人际关系中害怕和别人交往。
孩子如果在一个爱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他对爱就会有正确充分的认知,等他长大了要进入婚姻了,他肯定知道怎么样和别人拉近距离,怎样和别人彼此相爱,当接触异性时,会觉得和家里的亲人一样,很容易接纳配偶的出现。如果家庭的文化是争闹的、打骂的、甚至是虐待的,有家暴的,对孩子的需要也常常是视而不见,那孩子会觉得世界是冰冷的、残酷的、甚至是互相彼此虐待、剥夺的,会有孤单被遗弃的感觉。这样的个体会造成人格孤僻、敏感、多疑,当到进入婚姻的年龄,会很难相信别人是善良的,美好的,很难和异性拉近距离,建立正常的恋爱关系,而顺利的进入婚姻。
当面对陌生的异性个体,会产生错误扭曲的认识经验,首先感受到的不是爱与被爱、依恋与关怀的恋爱关系,而是会产生恐惧、多疑、害怕,很难相信别人会爱自己。因自身对爱的偏差认知,表现出人格的不健全,难以和别人建立自己非常渴望得到的爱情。所以恋爱之前要先学习爱自己。
也许有人会说,爱自己谁不会啊,冷了穿棉衣,热了穿单衣,渴了喝水,饿了吃饭,会满足自己这样的需求不就是爱自己了吗?这只是一个人在生理的层面的需求。一个个体也存在心理层面对爱的需求,要比生理层面对爱的需求对自身人格的成长更加重要。
人人都照过镜子。你在照镜子时候,大多数时间都在想什么?请问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想一想,大部分人一照镜子,会条件反射般的寻找自己的缺点。我好像眼睛不够大,我好像额头不够宽,好像我的鼻梁也不够高,我的嘴巴也不够好看,自己这脸上好像皮肤不够光滑,不够细腻。笑一笑吧,还带来了很多的皱纹,你会一下子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自己,甚至于越看自己越是觉得自己不是那么可爱。
我们的认知经验,评判标准告诉我们,看到的自己不够美,好像我们是特别关注自己有太多不完美的地方了,好像是需要更多苛刻对待自己一些,才觉得达到自己的要求标准了。另外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人,带着自己的认知经验来评判长像,价值意义等等。个体成长过程好像就是一个被评判,被测量的过程。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评判测量标准是不准确的话,得出的结论肯定也是不准确的,特别是亲人的评判。
个体长大成人后离开了原生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虽然独立了,可从原生家庭教育中带来的各种不准确的评判标准印象,个体已经无条件的接纳并以此对待自己,无法很好的爱自己。
如一个女孩,到了恋爱的年龄,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只丑小鸭,坚信自己长得特别丑,什么都不行,根本就不配别人爱,谈恋爱对她来讲简直是一件奢侈的事。在她的童年记忆里,她的妈妈是一个人际关系很差的人,和左邻右舍常常发生口角。一次在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只剩她一个人在幼儿园等妈妈来接她。邻居阿姨家的孩子走时看到她还在幼儿园,就问自己的妈妈,她为什么还在幼儿园里?那个阿姨回头一看是她,就恶狠狠的瞪了她一眼,一边指着她,一边恶狠狠的说:“她妈妈不要她了,她是一个不可爱的孩子,又淘气又不可爱,她妈妈不想要她了,她就是多余的!”
原来这个阿姨之前和她妈妈大吵了一顿,而孩子在幼儿园却是一无所知。当时年幼的她就觉得这个阿姨说的完全是对的,看来她的妈妈也真的不想要她了,不会来接她了。最后等呀等呀!终于她妈妈来接她了,她刚一看到她妈妈就大哭起来,问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她妈心情也非常糟糕,说是,你真是个小累赘,你爸这个死鬼什么事也都气我,干脆我们母女一起死了算了。她的爸爸妈妈之间也是长期吵架,从小她没有看到过爸爸妈妈和睦的样子,听她妈妈这一番话,就更坚信那个小朋友的妈妈说的话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她从小就有了一个不合理的认知经验,就是自己是丑陋的、多余的、不被人需要的、是不可爱的人。
这就是她的原生家庭给她造成的伤害,产生了她对自爱的认知扭曲,这位漂亮的少女到了婚龄而无法进入婚姻。众多个案表明,个体不会爱自己大多数是来自亲子关系的依恋不健康,因此我们要先学习如何爱自己。学习爱自己,首先要先学习接纳自己。要接纳自己的形象、长相、风度、气质、形为、习惯等等,完全自我接纳。这样才能更好的面对爱情。
思考问题
1.你会正向表达爱吗?
2.你有正向表达爱的能力吗?
3.你的行为中有自虐倾向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