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对于长辈的教诲时不时会有这样的说辞:
“那是那时候,时代不同了!”
朋友之间劝说,也会有:
“那是别人,我才不会呢。”
说白了,就是对于那些“道理”说上一句“不一定”。
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信,但也是对事物规律的一种轻视。
毕竟一切事物的最底层规律,都不过是自然规律罢了。
不过反过来说,一般而言,长辈劝人爱用“过去如何如何”,朋友劝人则爱说“有个朋友如何如何”,确实听起来就给人一种“条件不同”“孤例”的错觉。但实际上,如果真的讲大道理,又是谁都不爱听。
而大道理大家都不爱听,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们总是说得太简单,好像怎么解释都对,信息缺少得太多。
就好比功夫不负有心人,但南辕北辙又如何?于是又说既然是有心人怎么可能走错了都不知道呢,但也有可能确实这条路迷惑性太大了?就算是走对了路,这条路实在太长了,一辈子都走不完的例子,难道就没有吗?
就比如前些天看到蛮久之前的一个帖子,有人在讨论为什么某图书管理员是不可替代或者说至少是极难替代的,其中一个人的回复到现在还值得一看。他把这位伟人的一生写成了一个可以有选择的模拟游戏一样的剧本,每次在他遇上重大选择的时候,都为读者列出条件,然后让读者选择,最后告诉读者每一个选择的结果会如何。
仔细看下来,这位管理员经常不是兵行险着,就是以一种我们看来像是未卜先知的远见来进行选择。我们一般人能选对一两次已经算得上是一时人杰了,就别说他能够每一次都选对,然后仅仅一生就走完了伟大事业的几乎全程——虽然开端不是他,但他从早期一直走到了最后,甚至连“后日谈”都有了。这便是很多同期的人一辈子都没敢想过的壮举。
也因此,曾有很多人想过,如果他还活着,我们这个国家将会有什么变化。而几乎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样。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十几亿的中国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二十八画生吧。
而这种不同,这种“不一定”,始终还是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对他的了解程度。
然而这种不确定,也变成了很多人侥幸心理,或者迷茫心态的成因。、
管理员前辈所做的一切选择,我们现在看来都是如此惊险,但在他的那个年代,想必也只是把一切能把握住的事情都把握住吧。
也因此,这些年才有人不断在呼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能确定的事情做起。
比如什么小确幸,微习惯,一生只做一件事,还有更大的涌现、减熵等理论,其实都是基于“不断完成最小单位的事情”这个思考而去的。
无论什么时候,往远了看,肯定都有无数不确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手边每一件小事把握住。
就好比当年有人问过一个问题:
世界上有那么多好音乐,我听不完怎么办?
回答者引用了胡适先生的一句话: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开了一辆老掉牙的破车,只要在前行就好,偶尔吹点小风,这就是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