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提到,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受到形而上的热情以及正义、真理的超然无私的原则感召时,叱责腐败,保卫弱者,反抗不完美或压迫的权威,这才是他们的本色。
在中国,有一个跟知识分子类似的概念,叫文人。
文人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是风骨。什么是文人风骨?
风骨是中国文化对文人的一种要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往上追溯,屈原便是风骨的代表,虽出身贵族,却深体疾苦,有深重的家国情怀,并不趋炎附势,心中有坚信之真理,所以可得万世文人的敬仰。
屈原与离骚从这个观点出发看当下,有一定知识积累的人可以分为几类。
一类是有文凭的人。这类在教育中获得了大量知识,并形成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所以在一个组织中,可以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乃至对于技艺的钻研之深入,可以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
程序猿但这只是技能本身,并不足以令其具备独立之观点,相反,由于技能的不断增强,反而压制了他们产生批判观点的能力,令其只能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甚至最终成为此项专业或方法革命的阻力。
一类是有文化的人。这类人因特殊的际遇,得以从单一的专业中跳出,转而对社会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他们认识社会,是因为处在社会金字塔上层,获得制定规则的机会,并从而能看清社会的全貌,当然,为此他们也进行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包括因身处的位置所可以获得的大量的信息。
某大V被朝阳群众举报他们在各种场合发表各种观点,无一不是在为自己的集团呐喊。他们的观点往往带有极强的立场,却拥趸无数,比较典型的就像三点钟无眠的区块链群,那群“社会精英”们在广泛制造舆论,宣传区块链的先进,却始终不阐述核心要点,而是将大众推向炒币的深渊。他们深知什么会让大众狂热,就如宗教一样,你要说他们的理论是不是严密?当然,但真的去深究他们的立足点,无不能回到一个为自己服务的初衷。这些人,就是钱理群教授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然包裹着文化的外衣,却就如手术刀一般精确指向自己的利益。
还有一类才是文人。他们因为生存的基本需求,分布于社会各阶层,但并不依附于任何阶级和权势。文人因为对天地、社会和人的浓厚兴趣而研究和分析,并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个动作虽有机缘巧合,但却是自发完成的,在其形成思维逻辑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利益的诉求,因此是朴素的。与此同时,文人是有使命的,文人的使命就是始终保持批判的视角看待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试图在无数的冲突中不断反省,从而找到出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文人对世界充满了热爱,因为不热爱不足以产生批判的动力,所以从本质上说,要以利他主义为信仰,并从较早的时候,就将自己的人生投身于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以奉其为毕生的事业。
文人对名利表示出淡泊,因为只有身处社会的边缘,才能不让利益的旋涡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他们需要生存,但并不以生存为由,追逐名利,从而改变了初衷。
梁漱溟文人对权势选择了蔑视,因为权势往往是真理的敌人,他们既然选择了真理,就很难依附于权势。他们要为万世开太平,所寻找的出路自然不能寄托于少数的权势之上。他们清楚地知晓社会的结构,知晓阶级的分布,也知道利益链条的存在,但在他们的眼里,并没有权贵和平民,他们的任务是敏锐地发现冲突并努力反省,通过反省来寻找出路。
他们可能是衣食无忧的,也可能是颠沛流离的,但他们内心的平静来源于对这个世界的别样的热爱。他们对矛盾和冲突异常敏锐,而且深感无法推卸,他们表现出的冷漠的理性,实际源自深深的责任感。他们广泛地深入每一个社会细节中,却更渴望独立的思考,为了能够让绝大多数人安身立命,他们不断忍受可怕的孤独。
梁漱溟说,我有耳目,不能觉聪明,我有头脑,不能绝思想,我有良心,不能绝判断。
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