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南到《水浒》

作者: 继续海阔天空 | 来源:发表于2017-05-07 13:21 被阅读86次

去年十月去宣南书馆听过一次评书,当时并不知道书馆播讲的评书都是哪几出,彼时的宣南书馆还在陶然亭的西城区第二文化馆,那个时候做了两个多小时公交地铁终于来到此地,才知道王玥波播讲的是《水浒》。

宣南

我在 《观复博物馆参观记》 也写过,我从小学时候就听连丽如播讲的《三国演义》,后来出去求学,也就渐渐地很少听了。最近又开始听,则是因为空闲时间打开喜马拉雅,本来是想听刘宝瑞先生的《君臣斗》,结果喜马拉雅的搜索结果给出了王玥波的《君臣斗》,试着听了听,结果听上了瘾,之后又在喜马拉雅听他的《聊斋系列》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忘了在知乎上搜索对王玥波的评价,也见到有几个粉丝很是追捧。并且从中也得到另外一个信息,原来他还在坚持说现场版的评书,就是在宣南书馆了,然后也就顺带着知道了原来王玥波是连丽如先生的义子干儿,他们是在一起演出的。想起来小时候经常在电台收听《三国演义》,倒觉得有一种情怀在里面了,便也觉得应该去支持一下了。

第二次来到宣南书馆,心里面盘算着上次来时的评书情节 ,印象之中,《三国》讲到了《火烧博望坡》,这一段情节印象很深,当初也正是从连丽如先生那里知道了所谓的“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这样的刘备曲折的落魄经历。《水浒》讲到了《宋江会浪里白条》,同样也是很精彩的桥段了。这次来到宣南,趁还没有开场的当儿,也就在脑海中回味着以往的情节。要知道,时隔半年,看文告还是原来那三部书,还真很好奇究竟这几部书又会播讲到何处去。

我旁边坐着一位先生,看样子三十出头的年龄,同样也是一个人而来。他坐下之后,也就趁着还没开场,和我聊了起来。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神奇:看文化演出的时候,好玩的地方就是终于不用一个人自我陶醉了,甭管是多么小众的艺术 。我因此也想起了当年在深圳去B11 livehouse看尧十三的演出跟身边人扯淡,也想起了当年看迷笛音乐节跟旁人聊起国内摇滚。话说回来,那位先生也是过来听王玥波的,他还专门向我推荐了《三盗九龙杯》,并且告诉我就在来宣南的路上,还在听着这个节目。

评书开讲,第一段梁彦的《说岳全传》并不算精彩,第二段《三国》则讲到了曹孟德横槊赋诗醉杀扬州刺史,也还算能够入戏。不过要说起来这一段,也是过渡情节了,毕竟下一段是比较出彩的诸葛亮借东风。第三段《水浒》则讲到了石秀杀裴如海,马上就是非常经典的石秀杀潘巧云了。

我想聊聊第三段《水浒》,听了很多王玥波的评书,也看过网上一些评论,早就知道他很能往外打岔。这次过来听《水浒》就又领教了。本来按照《水浒》书中的情节,并不复杂,杨雄受到潘巧云离间,怀疑起了自己这位从路边捡来的兄弟石秀,把肉铺砸掉,打发石秀离开。石秀为了自证清白,待杨雄离开后,潘巧云与裴如海偷奸完毕,裴如海离开之后怒杀裴如海,抢走衣物。快天明的时候,卖豆腐的经过停尸的胡同,发现尸首。

轶事

结果讲到这里,就开始往外打岔,从买豆腐的讲到了相声《八大该行》,讲到了以前的老先生们如何地不容易,从以前那些老先生们,又讲到了其中之一的老先生张善曾,说起来他自己与张老先生的一些交往,谈到了从张老先生那里听来的一些轶事,说起来他当年文革期间的喊冤入狱,说起来当初在狱中张先生说《戏曲与方言》被认为这段节目有反动性质,张先生说这段节目是侯宝林他师哥的创作,他自己原文一字未改,狱中的领导去找侯宝林大师核实情况,结果侯宝林大师说这的确是他的创作,张善曾也的确是一字未改,当领导开始质疑侯宝林大师的时候,尽管侯大师那个时候在政治上已经靠边站了,但还是把毛主席搬了出来,告诉狱里面的领导说,这段节目他老先生经常到中南海给毛主席汇报演出。

这些曲艺界的奇闻轶事,以前要说听,也的确听过一些片段。印象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同样来自于王玥波,说的是当初马季先生去世,前去吊唁的人络绎不绝,王玥波和几个老先生站在一旁,却不得进入,只能看着一些无干的观众先行进入,于是有人说起“这种情况,应该给咱们这些演员们开个绿色通道啊”,结果旁边旁人答话,”等您老先生百年以后,就按您说的办“,哪知道哪位老先生回了句,”你放心,我要是过去了,来不了这么多人“,也是真幽默了。

一段《水浒》,王玥波说了四十分钟老先生的奇闻轶事,这些事要说有趣,也很有趣,可以一窥一下曾经的社会,而妙也妙在有点醒之语,把那些奇闻异事说完之后,王玥波来了句总结,大概意思是说,我们曲艺界,并不像某些人书里说的那样德行败坏嘛,有些人说张先生蹲过监狱,可那是有原因的,你看看侯先生对张先生多义气 。

这里所说的“某些人”,当然也是不言自明的。也想起来以前在知乎上看过的另外一个答案:德云社20周年的时候王玥波怎么没来?王玥波和老郭现在的关系如何? ,其中也是提到:

“有的观众朋友,可能看到了某些相声演员写的回忆录,里面说相声演员老先生们,谁吸毒了,谁搞破鞋了 ,谁判刑了。你写那个干嘛?相声圈多少好人好事,可歌可颂的你不写,像杨少奎刘洪沂这些事你不写,非得写谁判刑了……还有观众上后台找我们,因为那书上面没写张三李四,拿着书问我们上面写的是谁,让我们给轰出去了:你管得着管不着。”

水浒

最后说说《水浒》,去年听过一次评书之后,原本对于《水浒》的兴致又起来了,利用过年的假期,买了《金圣叹评水浒》这样一套书,由于之前断断续续看电子书,看电视剧,大概的情节文字都比较了解,这次看也就只是将一些原来印象不深的情节复习着过了一遍,要说这次看觉得最为惊艳的,的确还是从石秀结交杨雄到石秀杨雄并伙梁山这一段大段情节了。《水浒》里面有几段杀淫妇的情节,武松杀潘金莲,松江杀阎婆惜,再有就是石秀杀潘巧云了。这几段各有各的精彩,看金圣叹的评语更有意思,从潘巧云偷人开始,金圣叹就在讲,施耐庵写这段情节就是在跟潘金莲西门庆那一段对比着写,看那些评语,也就更显出意味来了。说起来也很有意思,金圣叹给石秀不止一次下过评语,“其人可畏”,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了,昨天去听王玥波,恰也听他结合金圣叹对石秀的这四字评语进行点评,虽然倒并不新鲜,但是还是印证了自己之前看书的一些看法的。

话再说回来,《水浒》这部书呢,其实讲到石秀这里算是一个比较精彩的桥段了。再往后呢,精彩的桥段其实是越来越少了,直到梁山好汉排座次,也大都是好汉们的集合作战了,不能说不精彩,但是跟那些单个英雄的独角戏来比,的确逊色一些了。而到了排完座次,就更是精彩度欠缺了,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一直单兵作战确实也应该换换风格,于是后面的一些情节,到了招安之后,其实更像《三国演义》了,讲的是战术,而不是个人的勇猛和智谋。所以也难怪,我们也对《水浒》后几十回的情节印象不深了,不过即便如此,我们大概还是会记得《水浒》的结尾,松江把毒酒给李逵送去,让李逵陪自己一同送死。

四大名著里,除了《西游记》之外,我是都看过原著的。从我的感觉上来说,他们也的确对得起“四大”的称谓,这些年来,都是翻来覆去地看,忘了又看,看了又忘,经典总是经典,每次读总有新的体会,每次听书也总有新的味道,也正因此,我大概还会去宣南再听听《水浒》,只是不知道那个时候,《水浒》又讲到哪里了?

相关文章

  • 从宣南到《水浒》

    去年十月去宣南书馆听过一次评书,当时并不知道书馆播讲的评书都是哪几出,彼时的宣南书馆还在陶然亭的西城区第二文化馆,...

  • 从川南到川北

    六点过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饭。七点半准时出发,在西昌城里小堵了一会儿。但并没影响我们的行程。八点过准时上...

  • 从湖南到湖北

    从湖南到湖北什么都没带,家庭,爱情,思念,书藉,诗歌,理想……只带了一个活命的嘴巴,简单的四肢,换洗的衣服,在他乡...

  • 从河南到东北

    小时候,最喜欢座绿皮火车!最喜欢火车上的盒饭,总觉得那是世上最好吃的饭菜!说真的在那个年月,很少有人舍得买火车上的...

  • 从河南到河北

    2017.10.31,周一。之前村草电话跟我说要选人到山西去,因为呼雨涵的退出,所以网易云音乐高校联盟山西省缺省份...

  • 从西南到东北

    那一天,我激动的睡不着觉,因为我将要离开我的父母,去到那远方;那一夜的我失眠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远足,去...

  • 从朝南到朝北

    这个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你不是红色的…… 这讨厌的四壁,你干嘛要围绕着我,你不要让我看见好吗,我求求你了...

  • 从天南到海北

  • 从湖南到吉林

    在这个普通的夜晚,因为对将来的离别感到不安睡不着。 从湖南,到吉林。当初填志愿的时候因为喜欢学校的语言专业,就跨了...

  • 从河南到山东

    2018年2月22日,山东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动员会议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曾三次点赞河南。 刘书记认为山东在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宣南到《水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eu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