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魏都已经由安邑迁到了大梁,所以历史上孟子见的梁惠王指的就是魏惠王。
此时魏国攻打赵国,赵国顶不住,所以请齐国帮忙。
齐国派大将田忌挂帅,前去救援。军师孙膑的建议是围魏救赵,而且这段话里有很大的深意。
赵国都城被围,齐国按兵不动。十月份赵国都城被魏国攻破,齐国出兵在桂陵设伏。
看来齐国不仅仅担心当时的霸主国家魏国,还担心赵国。一方面,两国打到白热化,最好能达到同时削弱魏赵两国的效果,这样齐国的西部边疆要稳定许多。另外一方面,救人于水火之中,不管居心如何,齐国最终救了赵国,你赵国必须承这个人情。
一箭双雕。
虚虚实实,声东击西,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例,为后世无数人效仿和津津乐道。
齐国兵分两路,一路攻魏国襄陵,造成魏军回援。一路由田忌和孙膑率领前去救赵。
孙膑建议由地方部队伪装成主力攻击魏国重镇平陵,平陵有重兵把守且人口众多,不出所料,齐国的部队大败而归,这样就达到了效果。魏军主将庞涓由此判断,齐国的指挥层都是一帮饭桶,什么馊点子都想得出来,其实他不知道,齐国的主力已经直接快要攻到魏都大梁。
攻击魏都大梁也是虚晃一枪,齐军只是佯攻而已,消息传到庞涓耳朵里,那还得了,庞涓率领大军马不停踢往回赶。
结果在桂陵掉进了埋伏圈。
庞涓被俘,魏军大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