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节,又称“小年”。妈妈年轻时,对祭灶非常重视,一是要打扫卫生,二是要烙灶团馍,如今没有了母亲,我们对这一传统节日都淡了,今天写文记之。
小年又叫“小岁”、“小年夜”,是相对除夕大年而言的。小年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有些地方在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民众将小年视为过年的开端,是我国民间祭灶、扫尘的日子。
祭灶,是小年最主要的节日习俗,自古有之,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相传祭灶源于汉代的“黄羊祭灶”。《后汉书,阴识传》载:汉宣帝时,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在腊月初八做早饭时看到了灶神,便杀了一条黄狗祭拜他(祭祀用的黄狗叫黄羊) 。此后阴子房世世代代受到灶神的赐福、生活美满幸福、吉祥如意。因此,人们争相效仿,由此祭灶之俗渐盛至今。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巨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昔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画男女二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在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 、“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是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庄子,达生》中有“灶有髻”之说,晋代司马彪注称:“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 可见最早的灶神是女性形象。汉代以后,灶神逐渐变为男神,多为受人崇敬的圣人。如黄帝、炎帝、祝融等。到了唐宋,关于灶神的传说越来越多,神乎其神。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 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唐《辇下岁时记》中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 醉酒” 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奉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奉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相传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各家的善恶美丑,让上天赏罚。因此,昔时家家户户都在小年这天祭灶。祭灶要在灶王爷神像前供上麦芽糖制成的糖瓜或关东糖,意在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以免他在玉皇大帝那里说自家的坏话。为其烧些纸钱,意思是送灶王爷上天路途用的盘缠,还要给灶王爷的坐骑准备一桶水和一些精草料。祭祀时口中要念诵:“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七日之后,也就是在除夕晚上,家家户户要再燃香烛,摆上食品水果等供品,把新请(买)来的灶神像贴在灶上神龛里。上面写着“保佑”二字,两边贴对联,有的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有的写“油盐深似海,米面积如山。” 这就是把送走的“灶神”又请回来了,俗称“迎灶。”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送灶习俗在我国东西南北中各地极为普遍。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它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天上诸神引路的。其它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的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除房门,寄托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诡异的扫尘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有天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愤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诡计,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那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百姓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美好祥和。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府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谢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因而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君后开始、直到大年夜。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就叫做“搪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50克、100或200克。糖瓜分有或无芝麻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重量计价。至今,小年期间人们还保留有吃糖瓜的习俗。
赶乱岁、照田蚕。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妹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的说法。在江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杆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预兆来年丰收,叫“照田蚕” 、“烧田财”,有些地方在大年三十举行这一隆重活动。
洗浴。传统民俗在春节前几日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新年,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贴门神。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危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现今为防盗单门,门神合二为一在一幅图案中。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整间大门或车门上,高四五尺,宽两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在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为一黑脸一白脸。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的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春联亦名“对子”“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过年时张贴,故名。春联的起源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株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崇的鬼,他们就把他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一联,人们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尚。王安石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代,这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而人们大都用红纸书写、以后相沿成习。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 用白、绿、黄三色纸;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用黄纸,丧服满期后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贴春联的民俗都具有祈福、装点美化居所的功能。
春节贴“福”字。“福”字现在注解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对未来前程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记号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有“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竞把“福”字倒贴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倒贴。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今日皇帝来到,故意把“福”字倒贴了,意指“福到”。朱元璋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被消除。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的救命之恩。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昔日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 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如今多为精制的印刷品。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如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限于门神之类。陆续把财神请到家里来,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天宫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苏洲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三大流派及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等制品。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携于红纸之上,粘于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等,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采用,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小年之后离春节只剩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更忙活了。要彻底打扫屋内外卫生,清理箱柜、扫除尘土,粉刷墙壁。为了除旧迎新,在送灶前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家家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打扫干净,擦洗桌椅家具,冲洗地面,干干净净,整洁一新的房屋和灶房迎接新年的到来,称之为“扫尘”、“掸尘。”民谚:“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 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之意,也有除“陈”(尘) 布新的含义。
小时候,我家扫尘主要由母亲担当,我和二姐当助手。搬箱抬柜、桌椅板凳、盆盆罐罐等都搬到院子放好。然后进屋用长竹杆捆绑上谷草或麦秸、条帚等对墙、屋顶进行大扫除。然后用少陵原的白土用清水浸泡搅匀,再将墙面粉刷一遍,屋内顿时散发着白土的清香,细发的母亲连炕沿都漫了一遍。
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六七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乒乒乓乓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充分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喜悦心情。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的说法。
过小年在旧时有“官三民四船五” 的传统。即官家是腊月二十三日,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日、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日。在我国北方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日;南方小年多为腊月二十四日;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日。此外,在四川和贵洲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日为小年,正月十五日为大年。无论是那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都是一致的,力求喜庆祥和,人寿年丰、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辞旧迎新的热闹气氛。
除夕祭祖,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优良传统风俗之一。“百善孝为先” 、“饮水思源” ,每逢过年前后人们都要举行祭祀仪式,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先表示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感恩追始、祈求保佑。民间认为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关心和保佑后代子孙;在大年三十的西安周边和长安乡村,人们都要到祖坟祭祖,恭请亲人回家过年团聚,待到大年初五再烧纸送回。儿时,大年三十下午,父亲领着弟弟的手到少陵原请祖先回家过年;这些年来,每当春节来临前,我和弟弟、侄子会到凤栖山墓园,恭请奶奶、父母回家团圆过年。摆上香案供奉遗照,水果食品、烟酒茶水等;祭祖时严肃,穿上干净衣服、净手燃烛焚香、叩拜祖先。一日三餐优先供给祖先过年吃的饭菜,茶水及时更换,旱烟或名贵香烟敬送、让先人们吃好喝好、以尽孝敬之心。
今天是祭灶日,我怀念母亲烙的灶团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