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成长课上,发现的情绪是“愤怒”。
想想让你愤怒的一件事情,以及问自己:我为什么而愤怒。
首先冒上来的是,家里的下水管坏了、洗衣机有噪音,催了好几次,丈夫一直不去弄。是的,最令我愤怒的,就是这样的芝麻小事。
这点小事,其实我自己也是能解决的。不就是撸起袖子拿起工具拆卸一下的事情吗?洗衣机的噪音问题更简单了,一个电话叫客服的事情。那我为什么不去做,而是让他去做,他不做,就会让我愤怒?不是生气,是愤怒!
想起在此之前的那一周,丈夫出差一周,一大箱苹果,我自己一步三停的从车库搬回了家,有点累,但是没有任何怨言和期待。丈夫回来后,这箱苹果要从家里再搬回车库,我叫了丈夫好几次,他不动弹,我就很愤怒。
我明明也可以的,为什么非得让他去做?他不做会引起我的愤怒?是我对分工的认定。我认为这样的事情就应该是丈夫做的。他不在时,我是一个人,我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一切,没有埋怨,没有求助其他人。但是他在身边时,这事一定是他的,即使我能做,我也不会去做。这不是懒不懒的问题,是我对一个男人的依赖,是我对家庭完整的认识。
家庭的完整。我想这一块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应该是非常残缺的。也可能已经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影响,当我这一点我现在还不那么明晰。小时候的印象非常模糊,仅仅留下几个画面。但是画面里几乎没有家庭团圆的幸福日常。那时候爸爸在城里,又是货车司机常年出差在外。妈妈带着我还有弟弟,住在农村,又有一个从来不搭把手的奶奶。在体力劳动支撑起家庭的农村,妈妈的艰辛可想而知,虽然我印象中从来没有妈妈辛苦、埋怨的镜头,但是我想那些细节已经浸透到我的意识中了吧,对男性的定位应该有了自己的觉察。
虽然父母温和疼爱,但是不可否认,那种一日三餐家人团圆的温暖,在我的童年是残缺的。那种没有男主人在家的不安全感倒是刻在了脑海里:夜晚妈妈把门插了门栓、顶了桌子、还要横一个大铁棍。
当然,男主人的权威和力量我也有记忆片段:爸爸每次回来,都要挥舞着大扫帚把那个大的有些角落我都不敢去的院子彻底打扫一遍,还有每逢过年过节,爸爸总会带回我们从未见过的糕点,让我和弟弟分头给奶奶、姥姥家去送。
这些仅有的片段,让我对男主人有了定位。我认为他该是一个家的主心骨、是力量、是安全、是庇护。
在遇到丈夫以前,我是一个很独立的人,自己在外求学、工作,即使再孤单、再累,我都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依附于他人,一个人大包小包的搬家、一个人加班到凌晨两点坐出租车回家、一个人从上海应聘、考试、找房子……没有抱怨、勇往直前。
但是结婚后,这一切都变了,在我心里属于男人的权威、属于男人的责任,我绝对不能越位,我享受于依附在他的呵护下,一旦他缺位,我便愤怒!
愤怒,是对他的“缺位”,认定缺位的背后,是我的不安全感,恐惧。小时候爸爸不在家时那种不安全感,已然影响了我的婚姻生活。
如果说恐惧一方面是来自我原生家庭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来自于丈夫的家庭对我的影响。公婆的相处模式和我父母的相处模式完全相反。婆婆是一个家庭的主导、而公公在家地位则很低。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了我向往的婚姻的模式。所以每次在家看到公公做饭洗衣,而婆婆在还在一边挑剔的时候,我感到很反感甚至愤怒,表面看来是为公公鸣不平,实际上我是害怕公婆的这种婚姻是影响到我们。
婆婆曾说过的那句话我也曾记在心里啊:十几年前别人送的抽油烟机公公至今没给安上。
——我怕我和丈夫的婚姻模式也会走向这个趋势。
是的,我认为男人在一个家中应该是有绝对的权威和力量,他应该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一个家庭,女人和孩子就在其庇护下仰望他、呵护这个家。达不到这个目标,权责错乱的时候,我会愤怒,会恐慌,恐慌我心中的婚姻模式被颠覆。
写到这里突然才意识到,我和丈夫是来自两种家庭模式中的孩子,我们各自向往的婚姻模式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相处,他希望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我们从来都没有细细地交流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