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这一生,不变的是他想恢复礼乐的志向,不变的是他的志向,一直没有得到实现。
孔子周游列国14年后,最终回到了鲁国。那时的孔子不仅没有实现志向,而且还好几次差点丧命。可以说是非常的狼狈。但孔子的内心却不是这样的,他从一开始的知天命,又提升了一个境界,到了耳顺。
再次回到鲁国的孔子,由于经历了周游列国一系列的失败,变得没有像之前那么主动去推行仁政,而是变得相对被动了。当然,即使是这样,孔子都肯定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回了鲁国后的孔子,不再把推行仁政的重点放在自己身上,而是开始去编书,想让他的弟子或者好人看到了这些书,却推行仁政,因为孔子也知道,在那个时候,他这个年纪的人已经算是很老了。所以他可以实现自己志向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孔子有三千弟子,贤者七十有二人。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孔子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第一,控制肯定会感觉到欣慰。因为这贤者可不是一般的人,他3000弟子之中可以有72个贤人,已经是很厉害了。第二会感到遗憾,为什么呢?既然他都已经有了这么多好徒弟,他为什么要感到遗憾呢?这是因为他交出来了72个贤者,是他在教学方面的收获,但是他最重要的理想是政治理想,而不是教育理想所以他可能会为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感到遗憾。
如果你觉得照我这么说,孔子,是不是已经对自己的志向有点怀疑了呢?不绝对不是。
去看孔子,后来做的那些事情,就比如说孔子和不同的人交流是不一样的。和普通人说不会因为它们比较穷,就不尊敬他们。与夏大夫说话他会侃侃而谈,与上大夫说话,就相对来说比较,严肃一点。这就说明了孔子他和这些人说话就仅仅是说话,这一点他就自然而然的尊重了礼法。
可以说是达到了他孔子自述中所说的,其实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时的孔子已经完全达到可以自然而然的就会合理,不需要去想这件事是不合于礼的,我不能去做。
孔子的这一生虽然没有实现,他心中推行仁政的志向,但是他从一开始的至于学到最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的精神上还是受到了很大的进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