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包子店吃早饭,一个四方桌,坐着连我和儿子在内四队母子(女)。
第一位妈妈对着她的孩子说:把这个稀饭喝了?不喝,以后再也不给你买牛奶了。
第二位妈妈去打稀饭,坐进来的时候边打着电话边放稀饭,不知道怎么回事,她的稀饭打翻了,撒了一桌一身,她平静的挂掉电话,然后对着站在她旁边的儿子说:看嘛,都怪你,撒得我一身都是。可是那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只是刚好站在她旁边而已。接下来,她开始数落这个孩子:你站在这儿干什么,去那边肠粉店排队。小男孩显得很局促,一言不发的低着头。他妈妈又继续大声说:我喊你过去排队,你是听不懂迈,你不去排队,别个晓不得把肠粉端给哪个,那就只能别人吃了。然后就给了男孩手臂上“啪”的一巴掌,男孩很委屈的慢慢挪出去。他妈妈又对着她旁边的朋友说:你看嘛,不动武力硬是不行勒,烦死哒一天。
儿子坐在我旁边,乖巧的吃着包子。我默默的看着听着,心里却波涛翻涌。第一位妈妈这样威胁的话,我也说过。看着孩子不吃正餐,然后就说:我再也不给你买……再也不准你吃……焦急、无奈、愤怒。伤害了孩子,也让自己自责。第二位妈妈这样的迁怒,肯定也会有,只是我自己没有发觉。工作的忙碌,生活的不如意,不自觉的情绪泄露,孩子就成了那个被发泄的对象。两位妈妈,是中国很多母亲身上的缩影。
早餐店,见众生百态。
观事观己观众生,自爱自怜自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