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思往事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1-02-06 22:55 被阅读0次

        [清]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一生都珍视着其与小姨子(妻妹)冯寿常的那段恋情,编诗集时独不删《风怀》二百韵,表示宁可死后没资格入祀孔庙两庑,即所谓不吃冷猪肉,也要保留之。

《静志居琴趣》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与《风怀》诗一样,是那铭心刻骨的情事的记录。《桂殿秋》忆念的是公元1649年(顺治六年)朱竹垞随岳父从练浦迁居王店途中初相恋的往事。

仅只二十七字的小令中,写尽微妙之心理活动,而且从白天写到通宵。

词共两个层次,一是视觉表现,二是听觉和肤觉表现,而诸种感觉集中起来实皆心态感知而已。

“青蛾”句之妙,在于将“我”之“看”藏掩于“青蛾”与“越山”的映合中,词中之意为:“你说我在看她?哪里!我在看山。我在山吗?那山焉有此“青蛾”美?我何尝要看山!”

历来诗人们以青蛾与山黛互拟,朱氏却运以为饱餐秀色的技术处理。时时似在看山,实则时时在看她。

“听秋雨”是不眠时听觉感知,“轻衾各自寒”是通过肤觉表现不眠通宵的。失眠者被必寒,时间感受由此推移而出。

“共眠一舸”却“各自寒”,乃可望不可及发展到可感知而不可及。白天犹得“见”,夜深唯能“听”,用一颗火热的心在冷被窝里听。“各自寒”,意味着他俩已进入了“目成”阶段,心相默契。

所以,当“各自寒”之时,秋雨打篷声其实也已听不到,各自心中都听到的是对方的呼唤。况周颐《蕙风词话》以为此阕单调小令是金风亭长最佳之作,是有眼力的。

如此痴爱之写,却又不见字面直露,全在一“看”、一“听”、一“寒”中传出;而全部复杂难言之心绪也仅凭一“共”、一“各”字之对相观照间抽引,诚是不凡之圣手。

相关文章

  • 一日一诗(3)

    《桂殿秋·思往事》清初 朱彝尊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桂殿秋》这首词以...

  • 桂殿秋·思往事

    [清]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一生都珍视着其与小姨...

  • 桂殿秋.思往事

    桂殿秋.思往事 ——清.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 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 小簟轻衾各自寒。 几乎所有朱...

  • 有些爱,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朱彝尊爱...

  • 我爱诗词 • 朦胧的爱情《桂殿秋》

    桂殿秋·思往事 清 · 朱彝尊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译文: 江边上回...

  • *诗词|群英荟萃桂殿秋

    前面学习了词牌《桂殿秋》,见学习笔记|词牌《桂殿秋》的写法。 知识点简要回顾: 《桂殿秋》词谱格式平仄仄(句)仄中...

  • 桂殿秋·年已近

    桂殿秋·年已近 文/乔平 年已近,瑞满堂。水仙半开溢芬芳。擦窗扫地思无绪,眺远浑疑是故乡。 注:桂殿秋,词牌名。在...

  • 桂殿秋

    习作/弄玉 银钏响,彩裙媙。红衣弄玉下翠薇。 飘飘彩袖芙蓉会,袅袅莲塘百雀围。

  • 桂殿秋

    从别后,到梦中。音容看尽却难逢。遥知两处人皆瘦,早把衣衫细细缝。

  • 桂殿秋

    花落后,月明时。秋吟数声引相思。魂销梦里无人问,泪洒樽前几度悲。 上一篇: https://www.jianshu...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桂殿秋·思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la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