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情绪低落,在家自锁房门,饭也不吃,拒绝与父母沟通交流,煮不煮孩子的饭都成了一个问题。父母急得团团转,甚至引发了夫妻之间的斗争,爸爸埋怨妈妈把孩子宠坏了;妈妈抱怨爸爸只顾工作,不顾家,孩子才会变成这样子,本来只是亲子关系的问题,现在演变成了夫妻关系危机。
一、问题解析
看到孩子这个情况,爸爸妈妈很焦虑,这一点老师非常理解(哪个父母不爱孩子,孩子是我们父母心头肉);但是焦虑的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恢复理性,我们要去赢得孩子的未来,去使得自己处于影响孩子的主导地位,而不是被动的地位。我们需要去分析,我们怎么去使得自己变得更主动,如何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未来。
首先,我们要去承认一点: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荷尔蒙的分泌、发育必然会导致孩子的情绪容易受到波动,导致孩子的情绪状态不太稳定。这是一个青春期孩子的一种必经之路,多愁善感;这个时候也是对我们父母的一种挑战。什么挑战呢?就是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何平和自己的情绪?如何让自己回复到正常的轨道当中。
我们很希望孩子能够回到正常的轨道当中,首先我们父母自己就要拥有能使自己的生活恢复的能力,使得自己的生活可以正常向前运转的能力;这就包括我们不管孩子他有什么样的行为和选择,我们父母的情绪应该是要学会不断地修正的;不管孩子是否吃饭,我们父母的饮食应该是要有规律的;我们这种规律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未来他有一个正确的思维。
二、怎么办?
父母应该怎么做?面对孩子不吃饭这件事,老师的建议倾向于我们可以煮少一点,哪怕孩子不吃,我们把它倒掉;煮和不煮是有区别的,我们要告诉孩子:他的饭已经做好了,已经帮他留开来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已经留了你喜欢吃的菜;尽管他没吃,但是父母的这一个行为在孩子的心理是会留下印象的。他不吃是他的事,但是我们的爱是正在发生的,父母的爱是会变成一股能量,在孩子内心沉淀、积累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爱不能停止、不能搁浅,我们要时刻地对孩子充满这种关怀和信任;饭做好了,耐心地等待他,他不吃,那我们就帮他贴保鲜膜放冰箱里等等。哪怕他就是不吃,倒掉就倒掉。但是,如果我们不煮、不留的话,我们就失去地向孩子表达爱的机会,失去了在孩子内心增加亲子关系的一个机会的话。
浪费饭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提倡,但是两者要取其更重要的部分,我们要进行取舍,老师偏向于这个家庭要继续的健康的运转。家人没有吃饭,我们就是得留,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就是心里有儿子,以后父母没吃饭,孩子也会留一份饭,留一些菜,所以这个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传承,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网友评论